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文丞相传有感》
《读文丞相传有感》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忆昨中原板荡秋,衔哀日夜在兴周。

全生不为功名计,后死空怀社稷谋。

皎皎丹心明日月,巍巍大节重山丘。

北来吊古看馀录,祇在当时已泪流。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金幼孜所作的《读文丞相传有感》。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忆昨中原板荡秋,衔哀日夜在兴周。”描绘了诗人回忆起过去中原动荡的秋天,心中充满了哀伤,日夜都在为复兴周朝而努力。这里运用了“板荡”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国家动荡不安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个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颔联“全生不为功名计,后死空怀社稷谋。”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他选择活着时不计较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国家社稷的长远考虑而努力。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颈联“皎皎丹心明日月,巍巍大节重山丘。”是对诗人高尚品德的高度赞扬。他的赤诚之心如同明亮的星辰和月亮,照亮了黑暗;他的伟大节操如同巍峨的山丘,令人敬仰。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尾联“北来吊古看馀录,祇在当时已泪流。”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他来到北方,寻找关于这位历史人物的遗物和记载,即使在当时就已经泪流满面,表达了他对历史人物深深的敬意和怀念。这一联以个人的情感体验,深化了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和追求。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人文精神。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荷叶

采掇本芳陂,移根向玉池。

晴香滋白露,翠色弄清漪。

雨歇凉飙起,烟明夕照移。

如何江上思,偏动越人悲。

(0)

日长偶书

日长渐觉逍遥乐,何况终朝无事人。

安得遂为无事者,人间万虑不关身。

(0)

春阴

似雨非晴意思深,宿酲牵率卧春阴。

若怜燕子寒相并,生怕梨花晚不禁。

薄薄帘帷欺欲透,遥遥歌管压来沉。

北园南陌狂无数,祇有芳菲会此心。

(0)

石塘桥晚钓

旧隐濂溪上,思归复思归。

钓鱼船好睡,宠辱不相随。

肯为爵禄重,白发犹羁縻。

(0)

越台曲

玉颜如花越王女,自小娇痴不歌舞。

嫁作江南国主妃,日日思归泪如雨。

江南江北梅子黄,潮头夜涨秦淮江。

江边雨多地卑湿,旋筑高台匀晓妆。

千艘命载越中土,喜见越人仍越语。

人生脚踏乡土难,无复归心越中去。

高台何易倾,曲池亦复平。

越姬一去向千载,不见此台空有名。

(0)

水调歌头·其二咏爱月夜眠迟

三五嫦娥月,夜色正婵娟。

自从窃药归去,天上几千年。

试问广寒高处,为甚缺多圆少,此理孰为权。

弦望知天定,离合可人怜。典宫锦,歌水调,载楼船。

谪仙居士何在,月色尚依然。

遥想人生百岁,三万六千良夜,能得几时圆。

莫遣金盆落,达曙照无眠。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