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李彦安赴荆门州学正》
《赠李彦安赴荆门州学正》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白发萧疏老教官,几回相见在朝端。

三迁不为年劳转,九考深知作育难。

舟过淮南春渐近,路经湘浦雪犹寒。

荆门此去携家便,珍重斯文好健餐。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赠李彦安赴荆门州学正》。诗中以“白发萧疏老教官”开篇,描绘了一位年迈教官的形象,暗示了李彦安即将面临的挑战与责任。接着,“几回相见在朝端”表达了对李彦安过去经历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待。

“三迁不为年劳转,九考深知作育难。”这两句赞美了李彦安在教育事业上的坚持与努力,即使面对岁月的磨砺和繁重的考核,他依然矢志不渝,深知培养人才的不易。

“舟过淮南春渐近,路经湘浦雪犹寒。”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最后,“荆门此去携家便,珍重斯文好健餐。”寄语李彦安前往荆门州学正的旅程,鼓励他带着家人一同前往,珍惜文化传承,并以健康的身体迎接新的挑战。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李彦安个人品质的赞扬,也是对其未来工作的期许,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尊重与热爱。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踏莎行

晕掩青灯,寒侵翠袖。音书望断重阳后。

昔年闺阁斗新妆,而今追忆难回首。

夜月连床,晓窗同绣。踏镫挑菜频携手。

梦中依约聚还分,觉来赢得愁肠逗。

(0)

金缕曲.闺中秋作

信美非吾土。笑浮家、等闲再值,良宵三五。

深院木犀香已谢,渐惜秋光欲暮。

只碎菊、篱边方吐。

漫道井梧添叶好,怕羁愁、添得心尤苦。

荣憔感,向谁诉。纪时今日逢冷露。

检巾箱、吴绵已罄,故衣重补。

青女素娥还耐冷,下界尘凡莫数。

恰圆魄、重开顾兔。

拜月盈盈同说饼,算乡风、犹是江南路。

何处问,旧皋庑。

(0)

台城路.花坞纪游同蔼卿赋

深山一夜惊黄叶,萧萧满林风扫。

瘦柳敧霜,低芦冱水,凉得吟蝉都少。清溪半绕。

已溪上炊烟,一丝青袅。

知近禅扉,残钟隐隐出林杪。何时买山事了。

赁舂终下计,何似耕钓。

但近村边,能通船处,细选三间屋料。休嫌地小。

任种菜栽梅,春秋都好。不见西风,晚鸦栖树早。

(0)

满江红.闻张总统国梁阵亡丹阳,寻即常州被困,感愤赋此

烽火惊心,忽传遍、大江南北。

叹上将、身经百战,烟尘未熄。

按剑频挥忧国泪,仗韬痛咯椎心血。

问江东,半壁更谁扶,空悲咽。乡关路,愁云积。

军帅府,朋簪集。正莺喉竞巧,狼氛已逼。

大树任从京口折,扁舟竟向吴门逸。

痛孤城,一角囷重围,何堪说。

(0)

点绛唇

剪烛西窗,淡妆小倚屏山畔。翠笺玉管。

伴我推敲惯。月酿轻寒,寂寂春宵半。更筹转。

香残人倦。梦绕梨花院。

(0)

蝶恋花

花事阑珊春已暮。客里韶光,半在愁中度。

深院黄昏人不语。无聊独把心香炷。

啼鸟催归声故故。怅望云山,目断江南路。

幽怨满怀凭若诉。罗襟泪落无重数。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