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才过雨连风,着色湖山便面中。
草上踏青人自出,舣船无地不飞红。
清明才过雨连风,着色湖山便面中。
草上踏青人自出,舣船无地不飞红。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明时节雨后湖山之美。"清明才过雨连风"表达了时间节点,即在清明时节刚刚经历了一场雨和连绵的风后,自然界呈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景象。
"着色湖山便面中"则是对这种景色的描写,雨后的湖水与山色更加鲜活,如同画家在帷幕上着色一般,使得整个湖山之景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这里的"着色"二字,不仅形容了自然界的美,而且也隐含了诗人对这份美的赞叹和感受。
"草上踏青人自出"中,"踏青"意味着在绿色的草地上行走,"人自出"则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感觉,人们似乎是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不由自主地走了出来。这里通过人的行动,反映了春天的景色对人的吸引力。
最后一句"舣船无地不飞红"更是对春天景色的高度赞扬。"舣船"指的是船只,"无地不飞红"则形容了春天花开得如此之盛,以至于似乎连船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布满了红色的花瓣。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传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时节的无限喜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清明时节湖山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深切的情感。
公居幽绝谁能纪,欲到应须劳屐齿。
从官出入路萦纡,况今又去藩龙舒。
人在天南居在北,乡心千里云山碧。
山庭不用勒移文,时乐中和归未得。
他年若寻仙老会,洛下诸公尽中外。
百二十坊山水间,甲第相望门巷对。
过从不独赏芳珍,造适何妨谈道真。
回头却望朝市里,多少思归未去人。
京都花品予尝评,夭桃仅有十数名。
含丝繁艳今始识,鲜苞长蕊彯红缨。
春晴日暖助颜色,灼灼一片朝霞轻。
鲛绡剪碎旋装缀,虬须摘尽将纫萦。
因知化工巧难状,偏于草木呈瑞精。
又疑华灯九光烂,蜂蝶不敢来窥争。
江南萱草易滋殖,维扬芍药初种成。
此花皆有红丝号,恨不同时相合并。
君家数株发庭际,爱玩常挂帘钩琼。
有客风流欲寄目,主人喜笑张筵迎。
飞觞洒翰偏得意,都缘尤物牵风情。
我虽多病不能饮,犹思强举花前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