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老衲卧禅床,静笑羲和太着忙。
尘世劳劳何日息?吾将散发到扶桑。
三更老衲卧禅床,静笑羲和太着忙。
尘世劳劳何日息?吾将散发到扶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深夜禅坐的情景,表达了对忙碌尘世的厌倦与向往自由的心境。
首句“三更老衲卧禅床”,点明时间是深夜三更,人物是一位老和尚,他正静静地躺在禅床上打坐。夜晚的宁静与老僧内心的平和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次句“静笑羲和太着忙”,“羲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这里借指太阳。老僧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日夜更替,对太阳的忙碌表示出一种淡淡的讽刺和幽默,反映出他对日常生活的淡然态度。
第三句“尘世劳劳何日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尘世间无尽劳苦的感慨,以及对解脱与安宁的渴望。这句诗深刻揭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最后一句“吾将散发到扶桑”,“散发”在这里有放飞自我、摆脱束缚之意,“扶桑”则象征着东方的尽头,常被用来比喻理想之地或远方。这句话表明诗人决心离开尘世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前往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老僧深夜禅坐的场景,展现了对尘世劳苦的反思与超越,表达了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情感共鸣。
群山四向盘青云,山足一径萦云根。
拂云截径敞轩槛,槛外百卉铺重茵。
矜春哆哆弄颜色,散漫红紫何纷纷。
主人养高不累俗,欲以清节遗子孙。
剪花芟草植脩竹,半卷画箨含霜筠。
渐迎风露竟百亩,碧油黕地无纤尘。
对之气思自潇洒,行吟足以穷朝曛。
吾居接境未始到,手驰大笔胡能云。
劝子无渝岁寒操,惟日虚心比此君。
清人如玉如兰荃,元是水晶宫里仙。
贰车海阳未期月,士庶一口咸称贤。
请言清人所以贤,清人貌庄神凛然。
中扃恬夷已自得,志意高洁凌云天。
犀珠焜煌照天地,清人不为迂其视。
金钟球磬杂管弦,清人不以劳其耳。
惟视与听尚不为,岂肯为彼回其意。
是焉神照无不通,岂特视明而听聪。
是非毁誉不立已,轻重默与权衡同。
上訚訚兮下侃侃,和以不同惠而断。
自然民物被休赐,芬馥不驰而自远。
闽山下士狂且恫,二十八年如萍蓬。
遇公于兹心胆空,教诲怜念皆深衷。
大论时闻鍧霹雳,健句每惊争化工。
听言观事潜欣悦,不见累旬如岁月。
作歌笥中时一阅,如对岩岩冰蘖节。
愿公保此清人躬,古来大任求明哲。
《赠余纯臣通判》【宋·郑侠】清人如玉如兰荃,元是水晶宫里仙。贰车海阳未期月,士庶一口咸称贤。请言清人所以贤,清人貌庄神凛然。中扃恬夷已自得,志意高洁凌云天。犀珠焜煌照天地,清人不为迂其视。金钟球磬杂管弦,清人不以劳其耳。惟视与听尚不为,岂肯为彼回其意。是焉神照无不通,岂特视明而听聪。是非毁誉不立已,轻重默与权衡同。上訚訚兮下侃侃,和以不同惠而断。自然民物被休赐,芬馥不驰而自远。闽山下士狂且恫,二十八年如萍蓬。遇公于兹心胆空,教诲怜念皆深衷。大论时闻鍧霹雳,健句每惊争化工。听言观事潜欣悦,不见累旬如岁月。作歌笥中时一阅,如对岩岩冰蘖节。愿公保此清人躬,古来大任求明哲。
https://shici.929r.com/shici/n3e3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