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钓台》
《钓台》全文
宋 / 林景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曾来天上宿,梦不离寒矶。

宇宙双台迥,烟波一客归。

姓增江郡重,墓隔越山微。

千古登临意,凄凉带夕晖。

(0)
注释
曾:曾经。
宿:停留。
寒矶:寒冷的礁石。
迥:遥相呼应,遥远。
烟波:烟雾和波涛,形容水面广阔。
客:此处指诗人自己。
增:增加,引申为显赫。
江郡:江边的郡县,可能指诗人故乡。
隔:隔开,距离。
微:微小。
千古:千百年。
登临:登山临水,泛指游览或怀念。
凄凉:悲凉,寂寞。
夕晖:夕阳的余晖。
翻译
曾经在天宫停留过,梦境中从未离开过那寒冷的礁石。
广阔的宇宙中,两座高台遥相对应,我独自乘船归来于烟波浩渺之中。
姓氏因江郡而显得尊贵,但墓地却隔着遥远的越山,显得微小。
千百年来,登临此地的情感,总是带着凄凉,伴随着夕阳的余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钓台》,通过对钓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自身境遇的感慨。首句“曾来天上宿”暗示了钓台的传说背景,可能与仙人或历史人物有关。接下来的“梦不离寒矶”,诗人将自己与钓台的缘分比喻为梦境,强调其在心中的重要地位。

“宇宙双台迥,烟波一客归”描绘了钓台在广阔天地间孤独而遥远的形象,诗人以“一客”自比,寓言自己漂泊江湖,形单影只。接着,“姓增江郡重,墓隔越山微”暗指钓台所在之地的地理位置,以及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

最后两句“千古登临意,凄凉带夕晖”,诗人以夕阳映照下的钓台,寄寓了对历史长河中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命运的凄凉之感。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钓台的深深敬仰和自身的孤寂之情。

作者介绍

林景熙
朝代:元

猜你喜欢

立春

天临客鬓逢春日,岁逼青阳欲暮辰。

云物瑞占周太史,图花巧剪汉宫人。

旅怀尚觉沧洲远,淑气能催白发新。

休沐满携仙掌露,恩辉犹带上林春。

(0)

午日谒屈贾二先生祠有感而赋岁嘉靖甲寅也·其二

披策叩宸扉,瑰才近代稀。

胡为湘水赋,空使壮心违。

论惜过秦是,人怜事汉非。

观风访遗庙,怀古不胜欷。

(0)

登王文铭高明楼四景·其三秋景

清秋清啸欲登台,爽气悠然四望开。

绣闼缤纷当睥睨,晴江隐约见蓬莱。

莼鲈薄采南中有,鸿雁遥瞻北地来。

莫比仲宣登赋日,前驱曾是故乡回。

(0)

登柏山白水湖山舍四首·其三

清游移白昼,翘首见龙窝。

骤雨云雷合,晴江鱼鸟多。

长杯还自遣,短铗不须歌。

凭眺金台近,江门未挂蓑。

(0)

蚤向南山除芜秽,更从负郭饶菑畬。

长吟却笑南阳子,三顾何劳到草庐。

(0)

鱼不食四首送柏山·其一

鱼不食,倚江矶。

天头云树晚依微,五湖烟艇雨霏霏。

七月八月鲈鱼肥,六物不具知者谁。

君不见玄真子,斜风江上一蓑衣,春来春去不知归。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