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蓝山县,宫墀暗薜萝。
频年虞盗寇,长日罢弦歌。
使者先驰檄,诸生暂负戈。
终然陈俎豆,失喜问如何。
闻说蓝山县,宫墀暗薜萝。
频年虞盗寇,长日罢弦歌。
使者先驰檄,诸生暂负戈。
终然陈俎豆,失喜问如何。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刘崧所作的《赠蓝山赵教谕》。诗中表达了对蓝山县局势的关注和对赵教谕的敬意。首句“闻说蓝山县”以听说的方式引入,暗示了地方可能存在的隐忧;“宫墀暗薜萝”描绘了一幅宫殿角落蔓藤丛生的画面,暗喻朝廷对基层治理的疏忽或地方动荡。
接下来,“频年虞盗寇”直接点出蓝山常年遭受盗贼侵扰的问题,显示出当地社会不安定。“长日罢弦歌”进一步强调了百姓生活不得安宁,连日常的娱乐活动都难以进行。“使者先驰檄”描述了朝廷派遣使者紧急传达命令的情景,显示出对问题的重视和应对措施的启动。
“诸生暂负戈”写学生们放下书本拿起武器,反映了民间力量也被动员起来参与防御。“终然陈俎豆”则转而表达对恢复正常教育秩序的期待,希望能尽快恢复祭祀和教育活动,体现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最后两句“失喜问如何”流露出诗人对赵教谕能否在这样的环境下顺利开展工作的关心和询问,表达了对赵教谕能力的肯定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对地方治理和社会稳定的深深关切。
浮生忽如寄,转瞬即幻相。
世变相乘除,因之成习向。
皓月涌银涛,天风为鼓浪。
落日挂遥峰,紫绿忽万状。
变灭无定踪,于何窥巧匠。
拘儒困圭角,狂士苦奔放。
大道无多求,云胡堕尘障。
希夷自太虚,清风为摇飏。
翘首大罗天,畴参无上上。
出邑瘠而僻,古不通舟车。
我来当四月,斗米三百余。
中家力已殚,贫者将何如。
有司急民隐,力请开仓储。
恻然语众民,为我待须臾。
兹邑距大府,迢迢千里途。
大吏坐堂皇,幕客省文书。
市区例供应,朝夕进所需。
价廉米又凿,反斥斯言诬。
有司默无策,束手徒嗟吁。
贫民不敢怨,忍饥对妻孥。
新禾登尚早,粒米真如珠。
矫诏赈河内,吾思汲长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