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咏振鹭,洁白与人比。
鲁人咏振鹭,舞者持其羽。
孰谓彼微禽,往往在所取。
而今画图中,三三见栖止。
皎皎毛羽鲜,粲粲顶丝美。
玩之有深意,可以勖君子。
周人咏振鹭,洁白与人比。
鲁人咏振鹭,舞者持其羽。
孰谓彼微禽,往往在所取。
而今画图中,三三见栖止。
皎皎毛羽鲜,粲粲顶丝美。
玩之有深意,可以勖君子。
这首诗《题九鸶图》由明代诗人陈维裕创作,通过描绘九鸶(一种鸟类)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寓意,旨在勉励君子。
首先,诗的开头“周人咏振鹭,洁白与人比。鲁人咏振鹭,舞者持其羽。”引用了古代典故,以周人的赞美和鲁人的描述,强调了振鹭(鹭鸟)的洁白无瑕,将其与人的品德相提并论,暗示了诗人对君子品质的推崇。
接着,“孰谓彼微禽,往往在所取。”这句话表达了对微小事物价值的肯定,指出即便是看似平凡的事物,也能蕴含不凡的意义,暗含着对君子虽处平凡却能彰显高尚品格的赞许。
“而今画图中,三三见栖止。皎皎毛羽鲜,粲粲顶丝美。”描绘了九鸶在画图中的形象,它们三三两两地栖息,羽毛洁白如雪,头顶的羽毛更是光彩夺目。这不仅是对九鸶美丽外观的赞美,也是对君子内在美德的象征,即外表的优雅与内心的纯洁相得益彰。
最后,“玩之有深意,可以勖君子。”点明了欣赏此图的深层意义,鼓励君子们应当像九鸶一样,不仅外貌出众,更重要的是内心纯净,以此自勉,不断追求道德的完善。
综上所述,《题九鸶图》通过描绘九鸶的形象,寓言般地传达了对君子品德的颂扬,以及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高洁品质的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