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有子惟读书,萤窗雪案勤何如。
二十年馀来射策,衣冠才入承明庐。
西家有子富珠玉,驰马试剑醉醑醁。
朅来买却袍与笏,须臾直上黄金屋。
眼底车马多如林,榱题数尺深复深。
翻令世上父母心,不重诗书重黄金。
谁知一旦黄金耗,门前零落生芳草。
回头羞睹东家儿,始信从前读书好。
东家有子惟读书,萤窗雪案勤何如。
二十年馀来射策,衣冠才入承明庐。
西家有子富珠玉,驰马试剑醉醑醁。
朅来买却袍与笏,须臾直上黄金屋。
眼底车马多如林,榱题数尺深复深。
翻令世上父母心,不重诗书重黄金。
谁知一旦黄金耗,门前零落生芳草。
回头羞睹东家儿,始信从前读书好。
这首诗通过对比东西两家之子的不同生活轨迹,深刻揭示了社会对教育与财富的不同态度以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
首先,诗中描绘了东家之子勤奋读书的情景,“东家有子惟读书,萤窗雪案勤何如”。他夜以继日地学习,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下也坚持不懈,这种精神令人敬佩。二十年的努力后,他终于考中进士,步入官场,成为“承明庐”的一员,象征着知识与努力的回报。
接着,西家之子则展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西家有子富珠玉,驰马试剑醉醑醁”。他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过着奢华的生活,通过骑马、比剑和饮酒来寻求乐趣。然而,当他试图购买象征权力的袍与笏时,却迅速攀升至高位,似乎财富能够快速带来权力和地位。
然而,诗的转折点在于对两种生活方式的反思。随着财富的挥霍,西家之子的黄金逐渐耗尽,昔日繁华的门庭变得冷清,甚至长出了芳草,象征着荣华富贵的短暂与易逝。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家之子虽然生活简朴,但他的知识与品德却得到了世人的尊重。
最后,诗人感慨道:“谁知一旦黄金耗,门前零落生芳草。回头羞睹东家儿,始信从前读书好。”这不仅是对西家之子命运的惋惜,也是对东家之子坚持读书价值的认可。诗人在对比中强调了知识与道德的重要性,指出真正的财富是知识和内心的充实,而非外在的物质财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对比手法,表达了对教育价值的肯定,以及对物质主义社会现象的反思,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龙关波浪接天浮,忆昨江帆过石头。
上国云霞高庙晚,乱山松柏孝陵秋。
几朝大政从新主,百战奇功失故侯。
试向镐京探往事,乾坤何得动闲愁。
¤
武昌老笛名铁龙,洪武之间来浙东。
江湖万里忽相失,当时哭死陈家翁。
流落人间二百秋,苍龙化去青天愁。
子孙累世觅宗器,汉家宝剑周天球。
或言槜李豪家得,夜夜龙光射南极。
十年空费陈生心,购问惭无万金直。
一朝海客持相换,生脱貂裘妇钗钏。
合浦重归明月珠,精魂似识先人面。
太古琅玕轻欲折,孔窍参差头尾裂。
丹砂错落水银花,苔痕蚀尽并州铁。
薄如藤纸枯如木,灯前三弄秋声蹙。
万点梅花潇席寒,夜半空山扣哀玉。
羌儿虎踞鸣塞鸿,怪蛟人立吹烟竹。
忆昔汝祖浮洞庭,潇湘片月开黄陵。
纯阳真人坐黄鹤,汉江绿酒倾瑶瓶。
飘然将笛下东海,铁龙声断江风腥。
汝今与笛竟何适,楚水吴山愁客星。
汝祖从战鄱阳濆,佩刀曾佐高皇勋。
叹汝飘零把孤笛,丹青竟作曹将军。
半生我亦怀青蘋,袖来不用生龙鳞。
不如黄鹤楼前换酒听吹笛,与君醉杀湘江春。
《铁笛歌(有序)》【明·王叔承】武昌老笛名铁龙,洪武之间来浙东。江湖万里忽相失,当时哭死陈家翁。流落人间二百秋,苍龙化去青天愁。子孙累世觅宗器,汉家宝剑周天球。或言槜李豪家得,夜夜龙光射南极。十年空费陈生心,购问惭无万金直。一朝海客持相换,生脱貂裘妇钗钏。合浦重归明月珠,精魂似识先人面。太古琅玕轻欲折,孔窍参差头尾裂。丹砂错落水银花,苔痕蚀尽并州铁。薄如藤纸枯如木,灯前三弄秋声蹙。万点梅花潇席寒,夜半空山扣哀玉。羌儿虎踞鸣塞鸿,怪蛟人立吹烟竹。忆昔汝祖浮洞庭,潇湘片月开黄陵。纯阳真人坐黄鹤,汉江绿酒倾瑶瓶。飘然将笛下东海,铁龙声断江风腥。汝今与笛竟何适,楚水吴山愁客星。汝祖从战鄱阳濆,佩刀曾佐高皇勋。叹汝飘零把孤笛,丹青竟作曹将军。半生我亦怀青蘋,袖来不用生龙鳞。不如黄鹤楼前换酒听吹笛,与君醉杀湘江春。
https://shici.929r.com/shici/s89zjsFK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