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得看花入禁林,桥门深处曳青衿。
九重已放依亲诏,半幅聊题惜别吟。
家在壶山烟树底,路归宁海水云浔。
多情惟有溪头月,长照刘蕡爱国心。
未得看花入禁林,桥门深处曳青衿。
九重已放依亲诏,半幅聊题惜别吟。
家在壶山烟树底,路归宁海水云浔。
多情惟有溪头月,长照刘蕡爱国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落第士子丘安重的复杂心情与对国家的深情。首联“未得看花入禁林,桥门深处曳青衿”以“未得看花”暗喻未能实现科举功名的愿望,身处桥门深处的学子形象,既显其志向高远,又透露出些许失落与无奈。颔联“九重已放依亲诏,半幅聊题惜别吟”中,“九重”象征朝廷,通过“依亲诏”的发放,表达了对亲人团聚的渴望,而“半幅聊题惜别吟”则流露出对离别的不舍与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家在壶山烟树底,路归宁海水云浔”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憧憬,壶山与宁海的自然景色,既是现实中的家园,也是心灵的归宿。尾联“多情惟有溪头月,长照刘蕡爱国心”以“溪头月”象征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即使在逆境中,这份情感也如同明月般永恒不变,照亮前行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落第士子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亲情与友情的珍惜、以及对国家深沉的爱,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晚从冷泉游,遂止招提境。
入门闻清钟,孤阁夜方永。
倾耳听泉声,声喧意弥静。
朝来小雨过,宿雾散高岭。
凭窗见层峰,涧壑殊清迥。
不知晓云过,但觉衣裳冷。
清飙动林薄,初日照山影。
行当访韬光,直上松云顶。
雪滩钓叟人不识,持竿日坐滩头石。
渭水遭逢事有无,英雄老作江湖客。
问尔垂纶定几年,笑而不答须飘然。
知君原乏求鱼志,击楫还吟《秋水篇》。
垂虹桥门七十二,君家恰在桥边住。
茅屋斜开白板扉,钓船横系枯杨树。
日落沙头增暮寒,江天风雪正漫漫。
朝来冻合无鱼钓,好脱蓑衣当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