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谀佞枉求多,忠实由来曷可磨。
谋寝两淮须仗汲,乱消六馆独由何。
当年乌府心无挠,今日鸾台道不颇。
若也随时效谀佞,岂能功业许巍峨。
世间谀佞枉求多,忠实由来曷可磨。
谋寝两淮须仗汲,乱消六馆独由何。
当年乌府心无挠,今日鸾台道不颇。
若也随时效谀佞,岂能功业许巍峨。
这首诗《杂兴(其二)》是宋代诗人史浩所作,通过对世间谄媚之人的讽刺与对忠诚品质的颂扬,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操守和功业成就的深刻见解。
首联“世间谀佞枉求多,忠实由来曷可磨。”开篇即点明主题,指出在世间追求谄媚之人虽多,但真正的忠诚却难以被磨灭。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忠诚品质的珍贵与不可替代性。
颔联“谋寝两淮须仗汲,乱消六馆独由何。”进一步阐述忠诚的重要性。其中,“两淮”和“六馆”分别代表了需要依靠忠诚力量解决的问题区域或事务。通过“须仗汲”和“独由何”的对比,突出了忠诚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不可或缺的作用。
颈联“当年乌府心无挠,今日鸾台道不颇。”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乌府(比喻忠诚之地)与当前的鸾台(比喻权力中心),强调了忠诚者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其内心始终坚守正道,不受外界影响。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忠诚品质的推崇和对于忠诚者的敬意。
尾联“若也随时效谀佞,岂能功业许巍峨。”最后以反问的形式,警示人们如果随波逐流,效仿谄媚之人,那么就无法成就伟大的功业。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还具有强烈的警醒意义,鼓励人们坚持忠诚与正直,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和卓越的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忠诚品质的高度重视和对于谄媚行为的批判态度,同时也蕴含着对于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
去年春旱种不移,后来虽雨那及时。
至今田野有菜色,麦熟未救民啼饥。
今年雨泽知时好,出水秧针随处早。
晴无十日雨辄随,雨及一犁日还杲。
天心一念本好生,去年今年何爱憎。
古来藏室五千字,每叹凶年由大兵。
祇今崆峒才小熟,沟壑未苏犹五六。
兵端倚伏讵可量,且愿藩篱谨西蜀。
以蜜为酒,昉于东坡,托诗以传,百世不磨。
然而浊为贤而清为圣,泛为醪而盎为酂。
自古以降,厥名孔多,要皆不以甜称,惟少陵昌黎始有如蜜若饴之歌。
岂时人酸咸之嗜大概略同,予固未辨其趣之如何也。
取民狼走羊,胜之楚克庸。
孰知号召初,已赋大小东。
贤侯守此道,力若拔山雄。
深堂玩阒寂,翠影环蒙笼。
泛应得天游,静镇副上衷。
乐知前池鱼,吟当北窗风。情寄埃?外,俗自和气中。
高吟与杰作,铿谹而舂容。
无欲民自朴,契钥今古同。
即今美化孚,袖手自即功。
坐令鞭蒲捐,宁遣马力穷。
我心偕郡人,会当志愿从。
新年锋车南,帝渥看稠重。
政声颍川上,可庸不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