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开时置锦帐,牡丹谢时委路旁。
怜新弃旧皆如此,何必相如薄情子。
不妒茂陵人如花,只恨当垆时便差。
白头吟罢心独苦,请君自读长门赋。
牡丹开时置锦帐,牡丹谢时委路旁。
怜新弃旧皆如此,何必相如薄情子。
不妒茂陵人如花,只恨当垆时便差。
白头吟罢心独苦,请君自读长门赋。
这首诗以牡丹为引子,探讨了情感与世事的变迁。牡丹盛开时,如同铺开的锦绣画卷,美丽非凡;而当它凋谢后,却只能被遗弃在路边,无人问津。这种从繁华到衰败的过程,让人不禁联想到人生中情感的起落和世态的炎凉。
诗人借牡丹的命运,表达了对“怜新弃旧”这一现象的感慨。在情感的世界里,人们往往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而忽视了曾经的美好,就如同对待牡丹一样。诗人以此提醒世人,不要像“相如薄情子”那样,轻易抛弃旧情,而应珍惜眼前人,懂得感恩与忠诚。
接着,诗人将话题转向卓文君的故事,通过“不妒茂陵人如花,只恨当垆时便差”这两句,表达了对文君命运的同情。文君嫁给司马相如后,并未因相如的才华和美貌而嫉妒,反而在相如落魄时选择了不离不弃。然而,当垆卖酒的时机似乎错过了,未能及时抓住相如事业的上升期,这成为了文君一生的遗憾。
最后,“白头吟罢心独苦,请君自读长门赋”两句,不仅是对文君故事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呼吁。诗人希望人们能从文君的故事中汲取教训,珍惜与伴侣共度的时光,即使面对生活的磨难和变故,也要坚持初心,不轻言放弃。
整首诗通过牡丹的兴衰与文君的故事,深刻地探讨了情感与命运的主题,既有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也有对忠诚与坚守的颂扬,充满了哲理意味。
许昌门外驱霆雳,玉箸惊抛夜无迹。
五花骄马云作蹄,飞渡檀溪人未识。
大堤八月阴风起,叶落花黄心欲死。
山枯石裂见苍龙,三十六鳞才赴水。
逢逢搥鼓上瞿塘,老瞒落笔三川忙。
蓬莱一夜两鳌死,血殷海水天无光。
金戈铁马宫前道,龙旗未捲君王老。
当时玉座醉春桃,今日铜驼泣秋草。
从来两髀彫鞍侧,不为儿曹营玉食。
生将一死答将军,死用一生酬相国。
乔家小郎名赏音,玉房花貌空沉吟。
吴娃解掩夫差面,难系刘郎一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