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客纷纷总不知,先公事迹竹溪碑。
坡轩不荐山僧意,也觅西厢待月诗。
过客纷纷总不知,先公事迹竹溪碑。
坡轩不荐山僧意,也觅西厢待月诗。
这首诗《河中八咏(其八)先公碑》由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首句“过客纷纷总不知”,以“过客”为引子,点明了碑文所记载的人物事迹在众多过往行人中鲜为人知,强调了碑文的重要性与价值。接着,“先公事迹竹溪碑”一句,将焦点集中于碑文之上,竹溪碑作为载体,承载着先公的生平与功绩,使得读者能够透过文字,一窥历史人物的风采。
“坡轩不荐山僧意,也觅西厢待月诗。”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坡轩在这里可能是指某位文人或隐士,他未能推荐或颂扬先公的事迹,却依然在寻找与先公相关的诗句,表达了对先公的敬仰之情,即便是在不经意间,也能感受到先公的影响与魅力。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西厢待月诗”的典故,增添了诗意与浪漫色彩,同时也暗示了先公的影响力跨越时空,影响着后世之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先公事迹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典故运用,使得作品不仅具有历史的厚重感,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才疏政拙愧能名,黄发犹欣见老成。
林壤固知聊自乐,门闾要是已堪旌。
持杯潋滟千眉耸,落笔纵横四坐惊。
笳鼓过君应一笑,平田两部足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