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拾凫毛,陆离三丈长。
岂不洵文采,对之神色怆。
繁华少年子,三五自成行。
铜驼且流血,金谷且流觞。
为我问广武,天道何茫茫。
剑解穿壁飞,不解斩河阳。
海上拾凫毛,陆离三丈长。
岂不洵文采,对之神色怆。
繁华少年子,三五自成行。
铜驼且流血,金谷且流觞。
为我问广武,天道何茫茫。
剑解穿壁飞,不解斩河阳。
这首诗名为《读史杂述(其六)》,由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诗中以“海上拾凫毛”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历史人物的追求与执着,如同在海中寻找珍贵的羽毛,虽历经艰辛,却依然执着于获取那份独特的文采。接着,“陆离三丈长”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追求的深远与不凡。
“岂不洵文采,对之神色怆”,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才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才华的敬仰,也有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接下来,“繁华少年子,三五自成行”描绘了一群年轻有为的历史人物,他们或结伴而行,或各自独立,展现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和选择。
“铜驼且流血,金谷且流觞”两句运用了典故,分别指代历史上的战乱与繁荣景象,通过对比,突出了历史变迁的残酷与美好并存的特点。最后,“为我问广武,天道何茫茫”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命运的深思,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引人深思。
“剑解穿壁飞,不解斩河阳”则是对历史英雄行为的描述,一方面赞扬了他们的英勇与智慧,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英雄们面对复杂局势时的无奈与局限。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深沉思考。
定武功。济黄河。河水汤汤。旦暮有横流波。
袁氏欲衰。兄弟寻干戈。决漳水。水流滂沱。
嗟城中如流鱼。谁能复顾室家。
计穷虑尽求来连和。和不时心中忧戚。贼众内溃。
君臣奔北。拔邺城奄有魏国。王业艰难。览观古今。
可为长叹。
压倒诗人白与元,淋漓醉墨出佳篇。
心澄寒玉泉中水,衣惹霜岩顶上烟。
岁晚相依清士瘦,穷途渐觉曲生贤。
黄冠野服从人笑,自断此生休问天。
朝采西山芹。暮卧西山云。十年混迹鹿豕群。
闭户不出避世纷。胸中泾渭外不分。鹤以声自闻。
薰以香自焚。续经不用如河汾。教子读书事耕耘。
伫期道化行汝坟。敲门载酒来数君。
径呼大白与策勋。令徵前事兼论文。
奇语閒出张吾军。不觉庭柯眄夕曛。
烂醉西风乐我真。雄国有狗方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