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满珠林,僧谈夜已深。
虽云车马地,独有薜萝心。
客枕能高卧,禅房寄短吟。
风流莲社在,陶令许招寻。
明月满珠林,僧谈夜已深。
虽云车马地,独有薜萝心。
客枕能高卧,禅房寄短吟。
风流莲社在,陶令许招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归义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与禅意。首句“明月满珠林”以满月之光洒落于寺庙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僧谈夜已深”则点明时间已晚,僧人们仍在交谈,体现了寺庙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虽云车马地,独有薜萝心”两句,对比了世俗的喧嚣与寺庙的清幽,强调了寺庙中僧人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薜萝,常用来象征隐逸之士,此处暗喻僧人虽身处尘世,但心志高洁,不为外物所动。
“客枕能高卧,禅房寄短吟”描绘了诗人作为客人的体验,他在寺庙的禅房中安然入眠,偶尔吟诵几句,表达了对这种简朴而精神富足生活的向往。最后,“风流莲社在,陶令许招寻”引用了古代文人雅集的典故,暗示了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聚一堂,共享文化与精神的盛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寺庙生活的宁静与禅意,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万航如凫鹥,一水如虚空。
此地接元气,压以楼观雄。
我来自中州,登临眩冲融。
白波动南极,苍鬓承东风。
人间路浩浩,海上春濛濛。
远游为两眸,岂恤劳我躬。
仙人欲吾语,薄暮山葱珑。
海清无蜃气,彼固蓬莱宫。
爱河漂一世,既溺不能止。
不如淡生活,吟诗北窗里。
肺肝亦何罪,困此毛锥子。
不如友曲生,是子差可喜。
三杯取径醉,万绪散莫起。
奈何刘伶妇,苦语见料理。
不如一觉睡,浩然忘彼己。
三十六策中,此策信高矣。
政使江变酒,誓不涉其涘。
尚须学王通,艺黍供祭祀。
我生能几何,两脚疲世故。
忽破巴丘梦,还寻邵阳路。
穷乡得四老,足以慰迟暮。
胜事远公莲,深心懒残芋。
本是群山云,暂聚当别去。
那知天风便,不得还相聚。
凡情我未免,临别吐幽句。
慎勿过虎溪,晓霜侵杖屦。
云接湘阴百里松,肃肃穆穆湖南风。
随时忧乐非人世,迎我笙箫起道中。
竹舆两面天明灭,秋令不到林西东。
未必禄唐能办此,题诗著画寄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