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首踟蹰散发时,刀光皎处鬓如丝。
吕仙妙术今犹在,留作工夫世上奇。
搔首踟蹰散发时,刀光皎处鬓如丝。
吕仙妙术今犹在,留作工夫世上奇。
这首诗《剃头》由清代诗人赖世观所作,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剃头这一日常生活的场景,同时融入了对技艺与时间流逝的思考。
首句“搔首踟蹰散发时”,描绘了一位男子在剃头前,手不自觉地搔着头,脚步迟疑,似乎在犹豫或期待着什么。这种细节描写,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剃头前的紧张与期待。
次句“刀光皎处鬓如丝”,则展现了剃头过程中的景象。刀光闪烁,映照在鬓发上,如同细丝般轻柔地被割落。这里不仅描绘了剃头的动作,也暗示了技艺的精湛和剃头师傅的高超技艺。
后两句“吕仙妙术今犹在,留作工夫世上奇”,将话题转向了对技艺的赞美。吕仙,传说中的神仙,此处借指古代剃头技艺的高人。诗人认为,这些古老的剃头技艺至今仍然存在,并且是世间罕见的奇技。这不仅是对技艺本身的赞赏,也是对传统工艺得以传承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剃头这一简单动作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技艺之美。
太白没已久,太白楼尚传。
登楼豁达开江天,云帆雪浪飞槛前。
我生不见高歌痛饮之狂态,但见锦袍乌帽奕奕真神仙。
矶头明月常依然,骑鲸一去何时还。
山鬼来窥猿狖啸,冯夷不怒蛟龙眠。
青山小谢宅安在,镜湖贺监归何年。
谁来共此玩风景,江边酒瓮空满船。
余既不能酌一斗,亦不能吟百篇,独有烟霞痼疾可以相周旋。
君不见萧尺木,四壁图名山,朝暮供养惟云烟。
峨嵋雪,匡庐泉,鸡鸣日观泰岱颠。
明星玉女华顶连,苍茫元气窥无端,恍然置身万里间。
当年太白爱游涉,指点虚无应遍识。
焉能鞭白日兮御清风,拍肩挹袂群仙中。
逍遥八极任来往,直与此楼今古同。
《牛渚矶登太白楼》【清·祝维诰】太白没已久,太白楼尚传。登楼豁达开江天,云帆雪浪飞槛前。我生不见高歌痛饮之狂态,但见锦袍乌帽奕奕真神仙。矶头明月常依然,骑鲸一去何时还。山鬼来窥猿狖啸,冯夷不怒蛟龙眠。青山小谢宅安在,镜湖贺监归何年。谁来共此玩风景,江边酒瓮空满船。余既不能酌一斗,亦不能吟百篇,独有烟霞痼疾可以相周旋。君不见萧尺木,四壁图名山,朝暮供养惟云烟。峨嵋雪,匡庐泉,鸡鸣日观泰岱颠。明星玉女华顶连,苍茫元气窥无端,恍然置身万里间。当年太白爱游涉,指点虚无应遍识。焉能鞭白日兮御清风,拍肩挹袂群仙中。逍遥八极任来往,直与此楼今古同。
https://shici.929r.com/shici/JZd2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