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自柴门静,谁令种竹喧。
月来将画写,风过引书翻。
默坐雨偏响,闲眠雪易繁。
动中还有静,此意互为根。
本自柴门静,谁令种竹喧。
月来将画写,风过引书翻。
默坐雨偏响,闲眠雪易繁。
动中还有静,此意互为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作品,他以钱起的诗句“柴门兼竹静”为灵感,为友人的书室题写,表达了对静谧环境的欣赏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夜晚月光如画,微风吹动竹叶翻书页,雨声在静夜中显得格外清晰,以及雪落的寂静,展现了动静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强调即使在动态的生活中,内心的平静依然如同静止的根,两者相辅相成。整体上,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借景抒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
平生看明月,西北有高楼。
如今羁旅,常叹茅屋暗悲秋。
闻说吴淞江上,有个垂虹亭好,结友漾轻舟。
记得蓬莱路,端是旧曾游。趁黄鹄,湖影乱,海光浮。
绝尘胜处,合是不数白蘋洲。
何物陶朱张翰,劝汝橙齑鲈脍,交错献还酬。
寄语梅仙道,来岁肯同不。
衣冠交上郡,气象有中州。
九日一尊酒,千岩万壑秋。
星方聚吴分,鱼已跃王舟。
即事感今昔,乃情无去留。
忧时俱出力,济胜合先谋。
北望边风凛,戎衣讵敢休。
堂堂胜境久潜幽,经始锄荒用我谋。
日照洞门开户牖,霜飞暑路索衣裘。
鞭笞鸾凤天将近,弹压山川酒不休。
大费骚人题品力,薜萝俱挽入雕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