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交上郡,气象有中州。
九日一尊酒,千岩万壑秋。
星方聚吴分,鱼已跃王舟。
即事感今昔,乃情无去留。
忧时俱出力,济胜合先谋。
北望边风凛,戎衣讵敢休。
衣冠交上郡,气象有中州。
九日一尊酒,千岩万壑秋。
星方聚吴分,鱼已跃王舟。
即事感今昔,乃情无去留。
忧时俱出力,济胜合先谋。
北望边风凛,戎衣讵敢休。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高山之巅举行的宴会,诗人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壮丽山川与豪迈人生的图景。"衣冠交上郡,气象有中州"表明诗人所处位置超越了常人,一方面展现了他们的地位和尊贵,另一方面也映射出了他们的气度与胸襟。
接着,"九日一尊酒,千岩万壑秋"则描绘了一场在重阳节(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举行的宴会。这里的“九日”指的是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登高饮酒以祈福寿的习俗。“一尊酒”可能是指宴会上的美酒,而“千岩万壑秋”则描绘出宴会所在之地的壮丽景色,山川相连,一派秋意。
"星方聚吴分,鱼已跃王舟"一句中,“星方聚”可能指的是夜空中的星辰,“吴分”则暗示了地理位置,可能是指古代的吴国地区。而“鱼已跃王舟”则形象地表达了宴会的热闹与活力,仿佛连水中的生物都在欢庆这一时刻。
"即事感今昔,乃情无去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和现在的情感反思。他们似乎在比较现实与历史,而“乃情无去留”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态,对于世事变迁持有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忧时俱出力,济胜合先谋"一句中,“忧时”可能是指对当前时局的担忧,而“俱出力”则表明了诗人及同行者们共同努力以应对挑战。“济胜合先谋”则强调了他们在面临困难时,总能凭借之前的筹谋取得成功。
最后,“北望边风凛,戎衣让敢休”一句中,“北望边风凛”描绘出诗人远眺边塞的景象,感受到北方战事的严峻。而“戎衣让敢休”则表明了即便是在宴会之上,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战争的压力始终存在。
这首诗通过对山川、时节、宴会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关注国事的心境。诗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不忘国家的大义和自己的责任,这种情怀与态度正是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理想人格的体现。
文王御家邦,风化必自迩。
采繁夫人职,专言奉祭祀。
洪惟祖先心,贵得贤后嗣。
匪取一时孝,觊其能事死。
盖自平生来,功行勤积累。
防范不敢违,贻厥作基址。
子孙洎有室,懵不知此理。
燕饮恣欢谑,口腹纵奢靡。
霜降雨露濡,怆惕昧所履。
故其临祭时,倦色成跛倚。
酣歌或笑呼,愤怒或笞捶。
不恤祭如在,大似不得已。
祖先必吐之,岂复锡繁祉。
我劝世间人,于此莫轻视。
春秋祭享间,斋戒先恭己。
忧思动哀慕,虔谨具芳美。
时物堪荐新,当如奉甘旨。
饾饤乎自供,焉可使奴婢。
扫除蠲秽杂,涤灌去尘滓。
馨香出釜甑,滋味登簠簋。
勿为贫故约,勿为富故侈。
丰俭或有常,不可变其轨。
以此奉吾先,神灵必欢喜。
绵绵百世后,馀庆何能弭。
《童丱须知.祭祀篇》【宋·史浩】文王御家邦,风化必自迩。采繁夫人职,专言奉祭祀。洪惟祖先心,贵得贤后嗣。匪取一时孝,觊其能事死。盖自平生来,功行勤积累。防范不敢违,贻厥作基址。子孙洎有室,懵不知此理。燕饮恣欢谑,口腹纵奢靡。霜降雨露濡,怆惕昧所履。故其临祭时,倦色成跛倚。酣歌或笑呼,愤怒或笞捶。不恤祭如在,大似不得已。祖先必吐之,岂复锡繁祉。我劝世间人,于此莫轻视。春秋祭享间,斋戒先恭己。忧思动哀慕,虔谨具芳美。时物堪荐新,当如奉甘旨。饾饤乎自供,焉可使奴婢。扫除蠲秽杂,涤灌去尘滓。馨香出釜甑,滋味登簠簋。勿为贫故约,勿为富故侈。丰俭或有常,不可变其轨。以此奉吾先,神灵必欢喜。绵绵百世后,馀庆何能弭。
https://shici.929r.com/shici/ySBDc4Sv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