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台讲礼,禖宫立祠。司分届后,带韣陈仪。
嘉祥萃止,灵驭来思。皇支蕃衍,永固邦基。
容台讲礼,禖宫立祠。司分届后,带韣陈仪。
嘉祥萃止,灵驭来思。皇支蕃衍,永固邦基。
这是一首描写古代祭祀活动的诗,通过对古代礼仪和宗庙建筑的描述,表现了皇家对祖先崇拜的传统与敬意。
"容台讲礼"一句,展示了在广阔的台上进行庄重的礼节。"禖宫立祠"则描绘出祭祀之所——宗庙的宏伟景象。"司分届后,带韣陈仪"中的"司分"可能指的是某种官职或职责,而"带韣"则是古代官员在祭祀时脚上所佩戴的小饰物,这两句表达了祭礼的正式开始和详尽的准备。
接下来的"嘉祥萃止,灵驭来思"中,"嘉祥"可能指的是吉祥、美好的预兆,而"萃止"则是草木蓬郁之意,形容祭祀场所的庄严与肃穆。"灵驭"一词常用以指代神灵,而"来思"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仰与期待。
最后两句"皇支蕃衍,永固邦基"则是希望皇族的血脉绵长,并通过祭祀确保国家基础的稳固。这里的"皇支"指的是皇家的血统延续,而"蕃衍"意味着繁衍昌盛;"永固邦基"则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持续繁荣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祭祀场景、礼仪准备与人们的情感状态,传递出一种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对祖先崇敬之情。
张子作斋舍,而以益为名。
吾闻诸夫子,求益非速成。
譬如远游客,日夜事征行。
今年适燕蓟,明年走蛮荆。
东观尽沧海,西涉渭与泾。
归来闭户坐,八方在轩庭。
又如学医人,识病由饱更。
风、雨、晦、明、淫,跛、躄、瘖、聋、盲。
虚实在其脉,静躁在其情。
荣枯在其色,寿夭在其形。
苟能阅千人,望见知死生。
为学务日益,此言当自程。
为道贵日损,此理在既盈。
愿言书此诗,以为益斋铭。
五云腾晓。望凝香画戟,恍然蓬岛。
玉露冰壶,照神仙风表。诗书坐啸。
唤淮楚、满城春好。雨谷催耕,风帘戏鼓,家家欢笑。
南湖细吟未了。看金莲夜直,丹凤飞诏。
鬓影青青,办功名多少。持杯满釂。
听千里、载歌难老。试问尊前,蟠桃次第,红芳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