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古邺城》
《登古邺城》全文
元 / 杜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杖底行云拂古苔,袖边风雨湿轻埃。

风声尉帅黄龙去,水势朱家白马来。

往事无端随世变,野花依旧向人开。

九原唤起陈书记,坐对三台共一杯。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杜瑛的《登古邺城》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自然的宁静美。首句“杖底行云拂古苔”,以杖触地,带起的微风拂过古老的苔藓,既描绘了行走时的动态画面,也隐喻着历史的痕迹在脚下轻轻滑过。次句“袖边风雨湿轻埃”,则通过风雨湿润衣袖的细节,展现了自然界的气息与人的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如同风雨般不可避免。

接下来,“风声尉帅黄龙去,水势朱家白马来”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历史事件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黄龙和白马分别象征着不同的历史人物或事件,通过风声和水势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流动与更迭,既有壮阔的历史感,又不乏细腻的情感流露。

“往事无端随世变,野花依旧向人开”这两句,通过对比往昔与今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强调了自然界的恒常与不变,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思考的空间。

最后,“九原唤起陈书记,坐对三台共一杯”一句,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九原,古代传说中的地下埋葬之地;陈书记,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三台,可能是指古代的官职或某种象征意义,这里与“共一杯”一起,营造出一种聚会畅饮、共话往昔的温馨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对生活的深沉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杜瑛
朝代:元

(1204—1273)元霸州信安人,字文玉。杜时升子。金末,避地读书河南缑氏山中。间关转徙,教授汾、晋间。世祖南下,召见问计,称旨,命从行,以疾辞。中统初,诏征,不就。左丞张文谦奏为怀孟、彰德、大名等路提举学校官,又辞。杜门著书,不以穷通得丧动其志,优游道艺,以终其身。将卒,遗命其子曰:吾即死,当表吾墓曰缑山杜处士。卒谥文献。有《春秋地理原委》、《语孟旁通》等。
猜你喜欢

腾辉照绮席,散彩当珠殿。

馥馥博山香,迟迟玉漏箭。

影射桃笙流,华映虾须绚。

九枝非所贵,分阴诚可羡。

方励㷊膏志,敢卜通宵宴。

剪檠阅奏章,毋使目光眩。

(0)

孟秋时享太庙进宫斋戒见夹路禾黍油然可观喜而有作

祈年常自凛渊衷,多稼于今感昊穹。

粒食端为玉食本,黄云已酿绿云中。

稍纾念虑筹防歉,敢弛忧劳为屡丰。

封牍时批方牧奏,有秋还喜万方同。

(0)

唐寅款鹤图

临皋道士堪为友,羽帔蹁跹揖客言。

爱尔扁舟聊共泛,相看漫拟卫公轩。

(0)

季春景物

游丝罥柳柳丝斜,未几看花早落花。

乳燕认巢犹想像,流莺隔树已周遮。

东畴欲跨秧针马,南国应分谷雨茶。

莫向桃溪重舣棹,难堪回首眄馀霞。

(0)

马文璧山水用韩奕题画元韵

吟馀绳榻抛诗卷,独展烟云对穹巘。

波上危亭俯碧澄,吴淞半江不须剪。

辋水浑疑华子冈,画耶真耶两欲忘。

胡为千里江山景,收入咫尺青丝囊。

萧斋倚咏兴不少,洒然心共秋云表。

忆在中盘精舍中,小窗开处峣峰晓。

(0)

丙辰十月十六日恭送皇考梓宫至泰陵奉安隆恩殿告祭还京悲慕如疑呼抢欲绝途次敬成长律以志深痛·其三

枫叶初丹槲叶黄,当前触目助悲伤。

䁀湖冉冉寒空静,芦殿凄凄夜月凉。

忆断白云还杳渺,望穷碧落转苍茫。

悲怀长此增沈痛,忍别山陵路阻长。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