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多愁思,虚堂风露凉。
观书灯可近,欲睡漏初长。
蛩响频催织,萤飞烁有光。
雨梢窗外过,散入稻花香。
秋夜多愁思,虚堂风露凉。
观书灯可近,欲睡漏初长。
蛩响频催织,萤飞烁有光。
雨梢窗外过,散入稻花香。
这首宋朝诗人俞桂的《秋夜》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愁思。首句“秋夜多愁思”直接点出诗人的情绪基调,透露出在清凉的秋夜中,思绪纷飞。接下来,“虚堂风露凉”进一步渲染环境,空旷的厅堂里,清风带着寒露,让人感到丝丝凉意。
“观书灯可近”写诗人借读书来排遣愁绪,灯光微弱却足以照亮书页,暗示着深夜的孤独和思考。而“欲睡漏初长”则通过滴漏声的延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诗人难以入眠的状态。
“蛩响频催织”一句,以纺织娘的鸣叫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转,同时也暗含着对岁月易逝的感慨。萤火虫“飞烁有光”,在静谧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动,但又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
最后,“雨梢窗外过,散入稻花香”描绘了窗外细雨飘落,带来稻花的清香,这既是自然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愁绪的一种寄托,使得整个画面既有秋夜的凄清,又有淡淡的田园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通过各种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和对时光的深深感叹。
天下稼轩,文章有弟,看来未迟。
正三齐盗起,两河民散,势倾似土,国泛如杯。
猛士云飞,狂胡灰灭,机会之来人共知。
何为者,望桂林西去,一骑星驰。离筵不用多悲。
唤红袖佳人分藕丝。
种黄柑千户,梅花万里,等闲游戏,毕竟男儿。
入幕来南,筹边如北,翻覆手高来去棋。
公馀且,画玉簪珠履,倩米元晖。
自注铜瓶,作梅花供,尊前数枝。
说边头旧话,人生消得,几番行役,问我何之。
小队红旗,黄金大印,直待封侯知几时。
杯行处,且淋漓一醉,明日东西。如椽健笔鸾飞。
还为写春风陌上词。
便平生豪气,销磨酒里,依然此乐,儿辈争知。
霜重貂裘,夜寒如水,饮到月斜犹未归。
仙山路,有笙簧度曲,声到琴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