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
《秋夜》全文
宋 / 俞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夜多愁思,虚堂风露凉。

观书灯可近,欲睡漏初长。

蛩响频催织,萤飞烁有光。

雨梢窗外过,散入稻花香。

(0)
翻译
秋天夜晚充满愁绪,空荡的厅堂里清风带着露水的凉意。
在灯光下读书可以靠近一些,想要入睡时却发现滴漏的声音刚刚开始长起来。
蟋蟀的叫声频繁催促着纺织女工,萤火虫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雨点打在窗外的枝头,零星地洒落,融入稻花的香气中。
注释
秋夜:指秋季的夜晚。
虚堂:空荡的厅堂。
风露:清风和露水。
观书:看书阅读。
漏:古代计时器,滴水以计量时间。
长:增长,这里指时间延长。
蛩响:蟋蟀的鸣叫。
织:纺织女工。
萤飞:萤火虫飞舞。
雨梢:雨点打在枝头。
稻花香:稻谷的香气。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俞桂的《秋夜》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愁思。首句“秋夜多愁思”直接点出诗人的情绪基调,透露出在清凉的秋夜中,思绪纷飞。接下来,“虚堂风露凉”进一步渲染环境,空旷的厅堂里,清风带着寒露,让人感到丝丝凉意。

“观书灯可近”写诗人借读书来排遣愁绪,灯光微弱却足以照亮书页,暗示着深夜的孤独和思考。而“欲睡漏初长”则通过滴漏声的延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诗人难以入眠的状态。

“蛩响频催织”一句,以纺织娘的鸣叫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转,同时也暗含着对岁月易逝的感慨。萤火虫“飞烁有光”,在静谧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动,但又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

最后,“雨梢窗外过,散入稻花香”描绘了窗外细雨飘落,带来稻花的清香,这既是自然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愁绪的一种寄托,使得整个画面既有秋夜的凄清,又有淡淡的田园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通过各种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和对时光的深深感叹。

作者介绍
俞桂

俞桂
朝代:宋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 
猜你喜欢

沁园春.送辛幼安弟赴桂林官

天下稼轩,文章有弟,看来未迟。

正三齐盗起,两河民散,势倾似土,国泛如杯。

猛士云飞,狂胡灰灭,机会之来人共知。

何为者,望桂林西去,一骑星驰。离筵不用多悲。

唤红袖佳人分藕丝。

种黄柑千户,梅花万里,等闲游戏,毕竟男儿。

入幕来南,筹边如北,翻覆手高来去棋。

公馀且,画玉簪珠履,倩米元晖。

(0)

沁园春·其十一赠王禹锡

自注铜瓶,作梅花供,尊前数枝。

说边头旧话,人生消得,几番行役,问我何之。

小队红旗,黄金大印,直待封侯知几时。

杯行处,且淋漓一醉,明日东西。如椽健笔鸾飞。

还为写春风陌上词。

便平生豪气,销磨酒里,依然此乐,儿辈争知。

霜重貂裘,夜寒如水,饮到月斜犹未归。

仙山路,有笙簧度曲,声到琴丝。

(0)

入徽州

白傅庭前正解船,梦中忽已过番川。

红尘冉冉行天上,黄道骎骎近日边。

石洞歙溪俱可砚,山肥徽路总堪田。

把茅便欲侨居去,奈此功名未了缘。

(0)

一树

一树梅开早,清香袭客衣。

夕阳箫鼓散,半是折残枝。

(0)

秋村

稻黄雁入蔗境,水落鹭过屠门。

一片寒烟晚景,数声牧笛秋村。

(0)

整裘袍

袍剪新蓝衬淡黄,官宣粲粲照巾箱。

倩人细熨波涛皱,为我重缝云雾香。

入手虽轻荣赐重,此身差短感恩长。

微忱称报惭无路,空把山龙补舜裳。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