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黄雁入蔗境,水落鹭过屠门。
一片寒烟晚景,数声牧笛秋村。
稻黄雁入蔗境,水落鹭过屠门。
一片寒烟晚景,数声牧笛秋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田园的静谧图景。"稻黄雁入蔗境"中,稻子成熟呈现出金黄色,而大雁飞入这种景致之中,显得既壮观又和谐;"水落鹭过屠门"则是说水位下降,鹭鸟能够从低矮的屠门处通过,这两句勾勒出秋天农村的丰收与宁静。
"一片寒烟晚景"描写的是傍晚时分,一缕轻薄的炊烟升起,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温馨的氛围;"数声牧笛秋村"则是说在这寂静的乡间,有几阵牧童吹奏的笛声传来,为秋日增添了一抹淡远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这种平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场景,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晚暮衰慵剧,因寻此地居。
山深常见鹿,溪浅少藏鱼。
野径归烟僻,寒窗映水虚。
松枯生藓遍,梅老著花疏。
对月空尘翳,眠云晤卷舒。
以閒消苑结,因静得真如。
兀坐多凭几,徐行不用车。
公卿谁识我,猿鹤最知予。
善贾休沽玉,全生愿作樗。
终身期不出,颇自爱吾庐。
冷凝寒极雪漫漫,天下无人知袁安。
起来门首问梅竹,吾友可以话岁寒。
岁寒心肠如铁石,不与万物同摧残。
有时醉中画梅竹,洪钧只在掌握閒。
人生莫与天争巧,上帝一见开笑颜。
八极俗物不足道,千年陈人无可观。
谁能奈得此雪过,春风去后终须还。
千红万紫争烂熳,梅竹携手隐空山。
皋陶庭坚不祀苦,程婴杵臼存孤难。
岂无当门独立者,五更风雪不相干。
上帝慈仁须动念,醒来红日上三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