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低庾岭人千里,谁探者番花信。
独客杭州,前尘香雪,万古不磨心印。移舟乍近。
过苏白长堤,别饶情韵。
屏却轩车,草鞋祗觉雪中稳。林泉娱到绿鬓。
更清才世守,鸣鹤遥引。
处士当年,林邱寂寞,艳福比公须逊。湘中远讯。
待雁荡寻踪,摩崖重问。官阁新词,赏心追大隐。
云低庾岭人千里,谁探者番花信。
独客杭州,前尘香雪,万古不磨心印。移舟乍近。
过苏白长堤,别饶情韵。
屏却轩车,草鞋祗觉雪中稳。林泉娱到绿鬓。
更清才世守,鸣鹤遥引。
处士当年,林邱寂寞,艳福比公须逊。湘中远讯。
待雁荡寻踪,摩崖重问。官阁新词,赏心追大隐。
此诗《如此江山》是清代诗人杨葆光所作,以李黼堂中丞孤山探梅图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山水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首句“云低庾岭人千里”,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岭,仿佛将人带入了遥远的天地之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谁探者番花信”一句,借梅花开放的时节,表达了对探寻自然之美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独客杭州,前尘香雪,万古不磨心印”三句,诗人将自己比作独行于杭州的旅人,心中留有过去的美好记忆,如同香雪般永恒。这不仅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
“移舟乍近。过苏白长堤,别饶情韵”描绘了诗人乘船靠近时的情景,经过苏白长堤,感受到不同于平常的情趣与韵味。这里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屏却轩车,草鞋祗觉雪中稳”一句,诗人选择摒弃豪华的交通工具,穿着草鞋在雪地中行走,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亲近。这种行为看似普通,实则蕴含着对内心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林泉娱到绿鬓。更清才世守,鸣鹤遥引”四句,诗人将自己置身于林泉之中,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他希望保持内心的纯净,像鸣鹤一样引领着世间的清才,传递着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传承。
“处士当年,林邱寂寞,艳福比公须逊”通过引用古代隐士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与自省。
“湘中远讯。待雁荡寻踪,摩崖重问”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消息的期待,以及想要亲自探访雁荡山,寻找历史遗迹的愿望。这体现了他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对文化遗产的尊重。
最后,“官阁新词,赏心追大隐”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心境,他在官阁中创作新词,追求心灵的宁静与高雅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肠断春知否?为春来无端惹起,伤春情绪。
旧院回头荒寒甚,更苦连番雷雨,讶草甲兰芽争吐。
速制崔郎幡五色,莫金铃留待他家护。
蜂蝶闹,向谁语?
一湾银汉红墙路,销葳蕤曲池小菀,春应知处。
何时艳阳时节到,芳讯沉沉如故。
却恨不催花击鼓,倚遍阑干风正恶,把春愁付与流莺诉。
春不管,日将暮。
花月大梁道,自古帝王都。
青城当日初筑,绣错与茵铺。
岂料铜驼荆棘,两作天家狴犴,新故鬼相呼。
出尔反乎尔,报应理非诬。千载后,歌麦秀,吊遗墟。
不知衔璧何处?瓦砾满平芜。
富贵总成春梦,一例天荒地变,仁暴感人殊。
重读靖康史,使我泪沾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