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跨崇塘更起楼,捲帘平视四山头。
田间草暖牛呼犊,叶底巢成鹊避鸠。
谁跨崇塘更起楼,捲帘平视四山头。
田间草暖牛呼犊,叶底巢成鹊避鸠。
这首宋朝陈轩所作的《南楼》,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楼之上的开阔视野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谁跨崇塘更起楼”,开篇以疑问句式,引出对南楼的描述,仿佛在询问是谁在高高的土丘上建造了这座楼阁。接着,“捲帘平视四山头”,写出了站在楼上,可以一览四周群山的壮丽景色,展现出楼阁的高耸与视野的开阔。
“田间草暖牛呼犊”,描绘了春天田野的温暖景象,牛儿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不时发出呼唤幼犊的声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一句通过牛犊的互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生命的循环。
“叶底巢成鹊避鸠”,则将视角转向了林间的鸟儿。在树叶的掩映之下,喜鹊筑巢完成,而斑鸠则在旁避让,避免打扰到喜鹊的安宁。这一细节描写,不仅表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和谐共处,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态的细致观察与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南楼之上俯瞰下的乡村春景,既有宏观的自然景观,也有微观的生物活动,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走马白下门,投鞭谢公墩。
昔人不可见,故物尚或存。
问樵樵不知,问牧牧不言。
摩挲苍苔石,点检屐齿痕。
想此絓长樯,想此倚短辕。
想此玩云月,狼籍盘与樽。
井径亦已没,漫然禾黍村。
摧藏羊昙骨,放浪李白魂。
亦已同山丘,缅怀莳兰荪。
小草戏陈迹,甘棠咏遗恩。
万事付鬼箓,耻荣何足论。
天机自开阖,人理孰畔援。
公色无惧喜,傥知祸福根。
涕泪对桓伊,暮年无乃昏。
君游苦数归苦晚,一驿险有千里远。
知君陟降旦暮间,马力不劲厌长坂。
雨脚坠地花枝低,风头入溪蒲叶偃。
此处登临不奈愁,琼树森森遮叠巘。
不得君子居,而与小人游。
疵瑕不相摩,况乃祸衅稠。
高语不敢出,鄙辞强颜酬。
始云避世患,自觉日已偷。
如傅一齐人,以万楚人咻。
云复学齐言,定复不可求。
仁义多在野,欲从苦淹留。
不悲道难行,所悲累身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