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十二》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十二》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归来展转到五更,起看北斗天未明。

秦人筑城备胡处,扰扰唯有牛羊声。

万里飞蓬映天过,风吹汉地衣裳破。

欲往城南望城北,三步回头五步坐。

(0)
翻译
诗人辗转难以入睡直到五更时分,起床后发现北斗星还未显现天色尚早。
在秦地,人们建造城墙防备胡人侵扰,此时却只有牛羊的嘈杂声回荡。
蓬草随风飘过万里,漫天飞舞,连衣裳都被风吹得破烂不堪。
想要前往城南,却又不自觉地回头看向城北,每走三步就停下,坐下来思考。
注释
归来:返回。
展转:翻来覆去。
五更:黎明前的深夜。
起看:起身观看。
秦人:古代指中国西部的居民。
胡: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
扰扰:嘈杂纷乱。
牛羊声:象征乡村生活。
飞蓬:随风飘动的蓬草。
汉地:泛指中原地区。
衣裳破:形容环境艰苦。
欲往:想要去。
城南望城北:犹豫不决的动作。
三步回头:频繁回顾。
五步坐:停下脚步坐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属于《胡笳十八拍》的组诗之一。从内容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之地的萧瑟景象和军旅生活。

"归来展转到五更,起看北斗天未明。" 这两句通过对时间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境。古代以夜晚分为五更,每一更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从这句可以推测诗人是在凌晨时分归来,并且天色尚未大明。

"秦人筑城备胡处,扰扰唯有牛羊声。" 这里提到的“秦人”指的是古代秦朝的人民,他们在边疆筑起了长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而现在,只剩下了牛羊的叫声,这种对比渲染出了一种历史沧桑、边塞孤寂的氛围。

"万里飞蓬映天过,风吹汉地衣裳破。"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壮阔的景象和诗人自己的处境。“万里飞蓬”可能是指草原上的高大植物,它们在风中摇曳,给人以无边际的感觉。而“风吹汉地衣裳破”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所受到的严寒和艰苦。

"欲往城南望城北,三步回头五步坐。"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情感波动。他可能是想去城南眺望城北,但最终却只是在原地徘徊,最多走几步便又返回,反复无常的行为显示出一种内心的矛盾和不忍离去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边塞、历史遗迹及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王安石在宋代社会中对边疆生活深刻体验和独特感受。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沈德潜进呈后游摄山诗十二首走笔和韵并书长卷赐之·其八九株松

崥崹走平陆,四山蔚松色。

陆松祇九株,卓立皆殊特。

如少围侍老,如星同拱极。

一例植物中,栽培天所锡。

貌古苍亦润,性刚曲皆直。

忆彼童童侧,展席曾宴息。

不徒长言之,命笔写劲格。

(0)

练影堂

溅沫飞岩练影明,以空为色寂为声。

司空廿四标诗品,流动如斯可入评。

(0)

正月晦日闻雁

今年遇闰迟春节,赵北未看人字过。

落尽蓂方闻嘹唳,果然阳鸟信堪多。

(0)

过泰山四依皇祖诗韵·其一

灵岩谓是高无比,更有高峰在上头。

瞻鲁象曾诗里想,青齐色忽路前浮。

禅封玉帛秦兮汉,襟带耕桑郡复州。

保泰惟斯躬所勉,况荣若彼志毋留。

(0)

再题灵岩寺八景·其七雨花岩

维摩室里文殊问,那是如来不二门。

付与层岩雨花者,更无人说默无言。

(0)

驻良乡行宫叠旧作韵

黄图古冀缅卢胥,尧以为心久愧诸。

惟是敬诚凛无逸,庶几风俗复还初。

时巡民瘼体毋怠,日侍慈颜乐有馀。

讵可深宫怀宴息,圣人见说贵鹑居。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