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
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
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阶。
翩翩飞蓬征,怆怆游子怀。
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回。
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
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
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阶。
翩翩飞蓬征,怆怆游子怀。
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回。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北风乍起,吹拂着章华台的情景。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傍晚时分,乌云密布,仿佛是从崦嵫山那边飘来,暗喻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
接着,诗人以“枯桑鸣中林,纬络响空阶”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与寂寥。枯萎的桑树在林间发出凄厉的声响,而织布机的纬线在空荡的台阶上回响,这些细节都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冷清与荒凉。
“翩翩飞蓬征,怆怆游子怀”,诗人借飞蓬随风飘荡的形象,表达了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思乡之情。“翩翩”二字描绘了飞蓬轻盈而自由的姿态,但“游子怀”则透露出内心的沉重与哀伤,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回”,点明了主题——对故乡的思念与渴望。即使无法回到故乡,诗人也会长时间地眺望,寄托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