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亭子小桥东,近接南湖一水通。
为看春山归较晚,马蹄踏落夕阳红。
梨花亭子小桥东,近接南湖一水通。
为看春山归较晚,马蹄踏落夕阳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梨花亭子小桥东",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座坐落在小桥东侧的梨花亭,亭子周围被洁白的梨花装点,显得清新雅致。"近接南湖一水通",进一步点明了环境的开阔,湖水与亭子相邻,仿佛一条水路连接着远方。
"为看春山归较晚",诗人表达了他特地前来此地的原因,是为了欣赏春天的山景,直到夕阳西下。"马蹄踏落夕阳红",这一句通过马蹄声和夕阳的余晖,渲染出一种闲适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似乎在暗示诗人对美景的流连忘返以及时光的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梨花亭为中心,通过描绘周边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行为,传达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感慨,语言朴素,意境优美。胡体晋作为清代诗人,其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感寄托和审美情趣。
瑟瑟秋何处。只此间、篱边墙外,荒凉如许。
豆架半棚亭一角,著下数声微雨。
怎今夜、风害于水。
似惜隔邻机正急,对轻篝、不敢啼来苦。
纸窗外,凄凄语。宵深莫入荒苔去。
怕阶前、银床刚冷,玉绳低指。
画角孤城高楼笛,同是一般酸楚。
帘乍卷、篆消烟阻。
寂寂阑干烦未了,奈梧桐、叶落堆无数。
莫听到,更传五。
去矣安仁,惊憔悴、西风衣葛。
羡筮仕、桃花洞口,寻源而入。
江上月明乌鹊起,洞庭雾敛鱼龙泣。
却乘流、一叶望潇湘,波涛急。莫草檄,临邛客。
非下濑,戈船力。只鸣琴幕府,坐销锋镝。
吹笛自当兵十万,鼓刀恰向隆中出。
听楚歌、几曲静烽烟,谐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