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挽宜阳路,铭旌汴水风。
青骡传海上,白鹤果辽东。
抗救邀天使,钧裁秉帝衷。
愚民痛一哭,雪涕洒寒空。
哀挽宜阳路,铭旌汴水风。
青骡传海上,白鹤果辽东。
抗救邀天使,钧裁秉帝衷。
愚民痛一哭,雪涕洒寒空。
此诗《哭董县丞绅三首(其三)》由明代诗人卢楠所作,表达了对逝去官员董县丞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哀挽宜阳路”,以“哀挽”二字开篇,直接点明了哀悼之意,将董县丞绅的离世比作挽歌在宜阳的路上回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沉重的氛围。接着“铭旌汴水风”,通过“铭旌”这一传统丧葬礼仪的象征,以及“汴水风”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了逝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青骡传海上”,可能是指董县丞绅生前的某种事迹或理想追求,通过“青骡”这一交通工具,将其与遥远的“海上”相连,既展现了其远大的志向,也寓意着其精神的不朽。而“白鹤果辽东”则可能寓指董县丞绅虽已离世,但其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貌如同白鹤一般,飞越辽东,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象征着其人格的高洁与深远影响。
“抗救邀天使,钧裁秉帝衷”两句,描绘了董县丞绅在生前为民众抗争、救助,得到了上天的垂怜与帝王的认同,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正直与为民服务的精神。这里不仅赞扬了他的道德品质,也寄托了人们对公正与仁爱的向往。
最后,“愚民痛一哭,雪涕洒寒空”两句,直接抒发了百姓对董县丞绅的深切哀痛之情。他们的眼泪如雪花般洒落在寒冷的天空中,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社会正义缺失的无声抗议。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水阁层台,短亭深院,依稀万木笼阴。
飞暑无涯,行云有势,晚来细雨回晴。
庭槐转影,纱厨两两蝉鸣。
幽梦断枕,金猊旋热,兰炷微薰。
堪命俊才俦侣,对华筵坐列,朱履红裙。
檀板轻敲,金樽满泛,纵交畏日西沉。
金丝玉管,间歌喉、时奏清音。
唐虞景,尽陶陶沈醉,且乐升平。
小桃谢后,双双燕,飞来几家庭户。轻烟晓暝,湘水暮云遥度,帘外余寒未卷,共斜入、红楼深处。相将占得雕梁,似约韶光留住。
堪举。翩翩翠羽。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落花风软,戏促乱红飞舞。多少呢喃意绪。尽日向、流莺分诉。还过短墙,谁会万千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