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西云岩杂咏·其六》
《题西云岩杂咏·其六》全文
清 / 陈维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东瀛秀气聚龟山,螺髻蛾眉四面环。

烟火万家如指掌,水天一色豁心颜。

云来云去松关里,人啸人歌梵宇间。

好著芒鞋扶竹杖,高冈仰止月跻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云岩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首句“东瀛秀气聚龟山”,以“东瀛”点明地理位置,暗示这片土地的灵气汇聚于龟山之上,为全诗奠定了雄浑而清幽的基调。接下来,“螺髻蛾眉四面环”运用比喻手法,将四周的山峦比作螺髻和蛾眉,形象地展现了山脉的蜿蜒与秀丽。

“烟火万家如指掌”一句,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山脚下村落的繁荣景象,仿佛在读者眼前展开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而“水天一色豁心颜”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景观的辽阔与壮美,令人心旷神怡。

后半部分“云来云去松关里,人啸人歌梵宇间”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中景象与僧侣修行的场景,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最后,“好著芒鞋扶竹杖,高冈仰止月跻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云岩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陈维英
朝代:清

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山、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花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猜你喜欢

伏日同黎秘书余太史李明府集莲花庵得孤字

水连阿耨一庵孤,花有青莲树有珠。

风急玉波迷远骑,日斜金斗熨平湖。

诸僧把钓鲈鱼上,醉客鸣钟鹳鹤呼。

何幸曲江逢地主,词臣犹似汉西都。

(0)

顾益卿见过同邵长孺小饮因怀陆无从

雪后西来一骑过,故人尊酒慰蹉跎。

但传筦记萧咨议,谁念楼船马伏波。

燕市风尘愁欲去,竹西歌吹问如何。

士衡入洛无消息,长听柴门白玉珂。

(0)

春日同刘仲修康裕卿刘子大沈纯甫史元秉朱汝修邀黎惟敬徐子与集李惟寅宅得台字

风尘怀抱春能开,二子中原鞭弭来。

白日忽高碣石馆,浮云不驻轩辕台。

河山悠邈酒垆在,星斗阑干车骑回。

但可平原布衣饮,青丝玉瓶何快哉。

(0)

王百谷半偈庵

何许蒿庐学陆沉,王珣断俗已修心。

千金自布袈裟地,多宝初成薝卜林。

斋后满窗黄叶积,禅时一径白云深。

萧然人外相从久,玄度犹能策杖寻。

(0)

夏日王银台方太常李明府饮绣佛斋观榴花得盐字

松下清斋破午炎,海榴邀客共巡檐。

红蒸散雾时侵席,紫艳披香乍满帘。

密坐周遭山步帐,照盘羞涩水晶盐。

看花不废逃禅兴,吏隐谁能得易兼。

(0)

敬观高庙御容于临淮侯家因见曹国公铁券遗像

千年草昧识龙颜,一代君臣想像间。

亲以舅甥周肺腑,盟同带砺汉河山。

鼎湖日月开钟阜,甲帐风云出玉关。

奕叶勋劳麟阁上,至今貂冕尚崇班。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