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昔未遇,㷀然守幽独。
蓬蒿深没人,高风满山谷。
时来乘云龙,天人播芳馥。
三分割梁益,伯王气始肃。
斯人已云亡,千秋仰光躅。
感此伤我怀,临风一痛哭。
孔明昔未遇,㷀然守幽独。
蓬蒿深没人,高风满山谷。
时来乘云龙,天人播芳馥。
三分割梁益,伯王气始肃。
斯人已云亡,千秋仰光躅。
感此伤我怀,临风一痛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楠所作的《读史》,通过描绘诸葛亮的人生起伏和历史功绩,表达了对这位智谋非凡的历史人物的深切敬仰与感慨。诗中以诸葛亮未遇之时的孤独坚守,到时来运转,成为扭转三国局势的关键人物,再到最终的离世,留下千古英名,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首句“孔明昔未遇,㷀然守幽独”描绘了诸葛亮在未得重用前的孤独与坚守,隐居山林,不为世俗所动,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品质。接着,“蓬蒿深没人,高风满山谷”进一步渲染了诸葛亮隐居环境的荒凉与宁静,同时暗示其高尚品德如同山谷中的清风,虽处幽谷,却能影响四方。
“时来乘云龙,天人播芳馥”则描述了诸葛亮时运来临,如同云龙腾空,不仅在人间留下了浓烈的香气(芳馥),也意味着他在历史上的影响力深远。这一句将诸葛亮的际遇与影响力形象化,凸显了他的历史地位。
“三分割梁益,伯王气始肃”点出了诸葛亮在三国鼎立时期的卓越贡献,尤其是对于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的智慧和策略使得蜀汉在群雄并起的时代中得以立足,并逐渐壮大。
“斯人已云亡,千秋仰光躅”表达了对诸葛亮逝世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强调了他留下的精神遗产将被后人永远铭记。最后一句“感此伤我怀,临风一痛哭”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诸葛亮事迹时的深深感动与悲痛,以及对这位伟大历史人物的无限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一生的回顾,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英雄气概和历史功绩,更蕴含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霁雪生寒,瘦筇招我,去寻陈迹。
归潮自碧,送尽何郎词笔。
倚东阑、留取断云,酒边独自横怨笛。
记重门款后,梅阴携手,夜来初积。
相逢更苦,问葛帔栖风,有谁追惜。
庭荒墅冷,负了当时游历。
耿无言、古萝自春,旧题败壁蛛网蚀。
算匆匆、莫付哀弹,百岁如过翼。
楚眉乍敛。风挂巘碧,回画江馆。绳系乌短。
去魂暗掣,烟骚断云幔。溅笺泪满。
书破浪草,幽信鱼远。
分棹歌婉,夜舻记取,瀛堧判君岸。和阕旧欢夕。
绛泪倾珠通舣线。争负素樽,垂灯羞粉面。
际未了鹃春,催梦风箭。十年谁见。
共鬓抵奁霜,多恨撩乱。几酣吟、怨蕉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