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出柴门即是山,青鞋踏破白云间。
旋偿酒券何时足,罢诺僧碑尽日闲。
三尺古琴馀爨迹,一枝禅杖带湘斑。
吾庐北望云烟里,又伴纷纷宿鸟还。
南出柴门即是山,青鞋踏破白云间。
旋偿酒券何时足,罢诺僧碑尽日闲。
三尺古琴馀爨迹,一枝禅杖带湘斑。
吾庐北望云烟里,又伴纷纷宿鸟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的闲适与禅意生活。首句“南出柴门即是山”,写出诗人居所的简朴和环境的自然,暗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青鞋踏破白云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轻装出行,悠然漫步在山间云雾中的情景,流露出超脱尘世的洒脱。
“旋偿酒券何时足”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热爱,但又意识到人生的短暂,暗示着及时行乐的思想。而“罢诺僧碑尽日闲”则透露出诗人对佛学的亲近,整日闲适地阅读僧碑,寻求内心的宁静。
后两句“三尺古琴馀爨迹,一枝禅杖带湘斑”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细节,古琴与禅杖的陪伴,体现了他的文化修养和对禅宗的追求。最后,“吾庐北望云烟里,又伴纷纷宿鸟还”以景结情,诗人望着远方的云烟,听着归巢的鸟鸣,寓言自己也希望能如这些鸟儿一般,自在地回归自然。
总的来说,这首《山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陆游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寄托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
昔年曾赋西郊梅,茫茫去日如飞埃。
即今衰病百事嬾,陈迹未忘犹一来。
蜀王故苑犁已遍,散落尚有千雪堆。
珠楼玉殿一梦破,烟芜牧笛遗民哀。
两龙卧稳不飞去,鳞甲脱落生莓苔。
精神最遇雪月见,气力苦战冰霜开。
羁臣放士耿独立,淑姬静女知谁媒。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
苍然老气压桃杏,笑我白发心尚孩。
微风故为作妩媚,一片吹入黄金罍。
一雨三日水抹堤,南村北村云凄凄。
天公约束龙反穴,不忍嘉谷沈涂泥。
日光清薄潦未缩,起视又叹行云西。
初才淅沥洒窗户,俄已湍泻鸣沟溪。
丰凶相乘若翻手,振救小缓辄噬脐。
穷阎腐儒不预此,且收芋栗宽儿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