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六日再用韵二首·其二》
《三月六日再用韵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百杯不乱善食酒,如手捧玉肘生柳。

貌醉心醒戒亢悔,一斟一酌乾用九。

犹龙世岂无斯人,渔网可致皆常鳞。

蜾蠃螟蛉勿浪语,得似刘伶鸡肋身。

(0)
翻译
即使喝很多酒也能保持清醒,如同捧着美玉般享受饮酒的过程。
表面上看似陶醉,内心却保持警觉,避免过度兴奋和后悔,每杯酒都细细品味,只用十分之一的量。
世间难道没有像龙那样的人物?即使是普通的鱼网也能捕获到他们,因为他们并非超凡。
蜾蠃和螟蛉这样的昆虫比喻不当,不要随意比拟,因为真正的贤者如刘伶,他的价值并非仅限于微不足道的事物。
注释
乱:形容词,指失去控制或混乱。
肘生柳:形容姿态优美,如柳枝般柔美。
戒亢悔:戒除过度兴奋和后悔。
乾用九:指只用十分之一的量,象征节制。
斯人:这样的人物。
常鳞:普通鱼类。
蜾蠃:一种寄生蜂。
螟蛉:一种幼虫,蜾蠃会将其当作自己的孩子。
浪语:随意的比喻或言论。
鸡肋身:比喻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创作。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富有画面感,以下是对其鉴赏的一些看法:

"百杯不乱善食酒,如手捧玉肘生柳。"

这一句通过“百杯不乱”表现了诗人饮酒的自如与得体,同时“善食酒”的说法则展示了他对美酒的享受和鉴赏能力。“如手捧玉肘生柳”则是通过形象鲜明的手势描绘,传达出一种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

"貌醉心醒戒亢悔,一斟一酌乾用九。"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饮酒态度的深刻理解。“貌醉心醒”意味着即便在醉酒中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至于失去自我。“戒亢悔”则是告诫自己不要过度狂欢以致后悔,而“一斟一酌乾用九”则是在强调饮酒时应有的节制和适可而止。

"犹龙世岂无斯人,渔网可致皆常鳞。"

这两句诗中,“犹龙世岂无斯人”是说在这个时代也难得有像龙一样的人物,即赞美那些品德高尚、才能卓绝之士。而“渔网可致皆常鳞”则是在比喻这些杰出人物如同难以捕捉的鱼,总能跳脱世俗的羁绊,保持其本色。

"蜾蠃螟蛉勿浪语,得似刘伶鸡肋身。"

最后两句诗中,“蜾蠃螟蛉勿浪语”是告诫不要随便与那些不值得交谈的人说话,以免贻笑大方。而“得似刘伶鸡肋身”则是在借用古人刘伶的故事,他曾在醉酒时被人割去肋骨而不知,来形容自己能够像他一样超脱世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饮酒态度和生活情趣的描绘,以及对品德高尚之士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得。同时,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具古典文学的韵味和深度。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樱桃

初夏含桃味早全,西山结实弱枝连。

赤瑛充荐休言过,丹色浓浓众果先。

(0)

内阁赏芍药·其三

晓闻花底佩声归,万叶枝头露未稀。

力尽丹青空藻绘,眼看红紫漫芬菲。

裁云直傍瑶池起,避日须将锦障围。

愿向人间分此种,莫教春祇在彤扉。

(0)

雨后见梅花

新雨濛濛宜五沃,蒸霞始放见钱江。

初春锦绣铺千树,落日微吟坐北窗。

(0)

延平刘郎中廷信所藏红梅三首·其一

美人家住越江城,翠袖红颜最有情。

犹是江南无雪地,雪中看得更分明。

(0)

缺题

筑圃双林畔,看花百卉先。

含春俱绰约,缀雪暂清妍。

景弄孤山月,香分庾岭天。

任教催白发,索笑自年年。

(0)

题织图二十三首·其八第八图

频执纤筐不厌疲,久忘膏沐与调饥。

今朝士女欢颜色,看我冰蚕作茧时。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