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罢草忆林庐,银汉仙槎忆客居。
淮海遥传秦太史,临邛争迓汉相如。
隔溪花柳邀文藻,近水云霞护简书。
明发湖南伤此别,沧江何处觅双鱼。
金光罢草忆林庐,银汉仙槎忆客居。
淮海遥传秦太史,临邛争迓汉相如。
隔溪花柳邀文藻,近水云霞护简书。
明发湖南伤此别,沧江何处觅双鱼。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充满了对过往相聚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念。首联“金光罢草忆林庐,银汉仙槎忆客居”运用了金光和银汉的意象,分别象征着辉煌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相聚场景的深刻记忆。接着,“淮海遥传秦太史,临邛争迓汉相如”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颔联“隔溪花柳邀文藻,近水云霞护简书”则转而描写自然景色,花柳、云霞与文藻、简书的结合,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知识与才华的交流。尾联“明发湖南伤此别,沧江何处觅双鱼”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哀伤与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双鱼的意象更是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不仅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相聚的憧憬。
去冬诗绝稀,作意待好春。
春至病始甦,强赋情少真。
梅花到海棠,不过数十首。
其间岂无兴,有笔慵开口。
繁逢风日美,心醉人不知。
林间行若狂,藉草或移时。
芳花倏扫踪,转作满园叶。
油然翠欲流,剪若阴初叠。
老夫爱深处,穿树开生路。
香不是风香,吹来复吹去。
扶筇仰面看,青子枝间团。
引客任摘尝,庸讵疑整冠。
閒来坐根石,远望浑无隙。
大似天女机,重重绿萝织。
黄蜂恐我嗔,拟住退逡巡。
向夏吟更懒,却防蜂笑人。
从今当健走,古囊勤抖擞。
莫作苍蝇鸣,常如狮子吼。
世间有真画,诗人干其初。
世间有真诗,画工掇其余。
飞潜与动植,横写极太虚。
造物恶泄机,艺成不可居。
争如俗子通身俗,到处堆钱助痴福。
断无神鬼泣篇章,岂识山川藏卷袖。
我因耽诗鬓如丝,尔缘耽画病谷羸。
投笔急须将绢裂,真画真诗未尝灭。
心境本一如,美恶缘妄生。
惟今寻常日,强以重九名。
入秋雨泽悭,连朝更晴明。
木叶未苦凋,禽鸟皆春声。
寓形天宇内,自顾非壮龄。
年年登高时,无菊酒漫倾。
何如兹岁好,金英照轩荣。
远怀紫桑翁,合处无疑情。
不饮还醺然,妙寄由天成。
贤如文正及文忠,迂叟东坡尽学公。
自愿人才虽太远,仰希閒乐或相同。
墅邱寺观游须遍,台榭舟桥乐未穷。
酩酊酒拚犹欠量,平夷诗效竟无功。
子迟发白如先约,官达名高定不逢。
赖有香山类东刹,西方内院各心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