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袂芙蓉江,真如箭离括。
望君千里眸,怨为乱山夺。
而今得倚依,复何感沈阏。
当如茑在松,生意勉同活。
列馔供饮饕,谁还料饥渴?
岂其燕羽单,无阻海天阔。
子前吾语子,人生贵自达。
眼底木叶荣,知难避秋脱。
秋来子不知,秋在我心末。
将心挂子眉,毋云气疏豁。
判袂芙蓉江,真如箭离括。
望君千里眸,怨为乱山夺。
而今得倚依,复何感沈阏。
当如茑在松,生意勉同活。
列馔供饮饕,谁还料饥渴?
岂其燕羽单,无阻海天阔。
子前吾语子,人生贵自达。
眼底木叶荣,知难避秋脱。
秋来子不知,秋在我心末。
将心挂子眉,毋云气疏豁。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喜厉山人自禾中来得诗四章》中的第三章。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回归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判袂芙蓉江,真如箭离括”,以芙蓉江上的船与箭离弦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朋友离开时的情景,既展现了离别之痛,也暗示了朋友离去的速度之快。
接着,“望君千里眸,怨为乱山夺”两句,通过想象朋友远行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担忧。乱山仿佛夺取了视线中的远方,形象地表现了距离带来的困扰和无奈。
“而今得倚依,复何感沈阏”则转而表达重逢的喜悦,诗人似乎在说,现在能够再次相聚,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重逢的欢愉,也有对过去分别的感慨。
“当如茑在松,生意勉同活”一句,以茑(一种攀缘植物)在松树上生长的景象,象征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外界环境如何变化,这份友谊也能顽强生长,共同繁荣。
“列馔供饮饕,谁还料饥渴?”通过宴席上的美食,表达了对朋友的款待与关怀,同时也隐含了对生活的态度——即使面对困难,也要保持乐观和满足。
“岂其燕羽单,无阻海天阔”以燕子的单薄羽毛比喻个人的力量,强调了即使在广阔的天地间,个人的努力与追求也不会被阻碍。
最后,“子前吾语子,人生贵自达”直接点明了主题,鼓励朋友及自己要积极面对生活,追求内心的自由与满足。
“眼底木叶荣,知难避秋脱”描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暗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秋来子不知,秋在我心末”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希望他能感受到季节的变化,但更重要的是,希望他能理解时间的宝贵。
“将心挂子眉,毋云气疏豁”则是对朋友的祝福,希望他能保持心灵的纯净与豁达,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
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生活的哲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