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红霞抹白云,台旁春色映溪分。
风光不遣人描画,描画何人得似君。
水上红霞抹白云,台旁春色映溪分。
风光不遣人描画,描画何人得似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边春景图。首句“水上红霞抹白云”,巧妙地将红霞与白云融合于水面之上,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红霞与白云仿佛在水面上轻柔地交织,展现出大自然的瑰丽与和谐。
接着,“台旁春色映溪分”一句,将视线转向岸边,春色与溪流相互映照,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这里的“映溪分”三字,既描绘了春色的丰富与细腻,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后两句“风光不遣人描画,描画何人得似君”,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难以言表的感慨。他认为,即便是最杰出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和再现这种自然之美,因为这种美是如此独特且难以复制。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己独特视角和情感表达能力的自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水边春景的美丽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
青天多白云,游子嗟别亲。
白云飞扬随处见,极目亲舍徒伤神。
徒伤神,情何极,一回仰天一沾臆。
春风绿酒金台前,恨不随云堕亲侧。
云可望,不可攀,但愿亲寿如南山,又如长江东注之波澜。
富贵有时来,难驻惟朱颜,亲年无恙百事閒。
劝云一卮,祝云南飞。
向我高堂前,荫我椿树萱花枝。
无使秋霜容易凋华滋,游子西风江上归。
葑亦多彦,哿矣两朱。昆丘连璧,峄阳双梧。
子出最后,遗风爽如。寒泉冬洁,菉竹秋臞。
积百媚学,孰俪君劬。宵闻片籍,屏寐以须。
失之皇皇,获之愉愉。抛裘喷炙,投玉捐珠。
珍香宝茗,法绘名书。清谈晏对,日坐仙区。
爱我维笃,弃我亦徐。怅其邈矣,临风永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