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执干戈卫鲁邦,颍川家世愈芬芳。
扶疏枝叶连江浙,烜赫功名冠魏唐。
卓荦高才当企及,青精一饭故宜偿。
获通谱系诚倾盖,昭穆从斯永不忘。
曾执干戈卫鲁邦,颍川家世愈芬芳。
扶疏枝叶连江浙,烜赫功名冠魏唐。
卓荦高才当企及,青精一饭故宜偿。
获通谱系诚倾盖,昭穆从斯永不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应辰赠给婺源汪氏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汪氏家族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其高洁品格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认可。全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描绘出汪氏一族在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和不朽功名。
“曾执干戈卫鲁邦”表明汪氏家族历来是国家的守护者,有着军事才能和忠诚品质。"颍川家世愈芬芳"则指出他们的家风在颍水流域代代相传,越发芬芳。这两句强调了汪氏家族的英雄气概和悠久的文化传统。
“扶疏枝叶连江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汪氏家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延续与发展。"烜赫功名冠魏唐"则进一步强调他们的功绩和声誉,在当时乃至历代都堪称卓绝。
“卓荦高才当企及”赞美汪氏家族人才辈出,学问渊博,不仅在当下有所建树,更是历史上的佼佼者。"青精一饭故宜偿"可能暗示诗人对汪氏某位成员的个人品质和生活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获通谱系诚倾盖”表明汪氏家族不仅在历史上有着显赫的成就,同时也对家谱的记载给予极高的重视。这是对他们家族文化传承的一种肯定。"昭穆从斯永不忘"则表示诗人对汪氏家族过去的功绩和贡献将永远铭记在心,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和敬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汪氏家族历史成就、文化底蕴以及个人品质的赞美,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法,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层对于优秀家族的尊崇与期待。
秋草更绿秋林衰,长安游客未成衣。
凄凄斗欲变寒色,一夜独语看灯辉。
岸侧古大柳,谁种临长江。
中自出蠹蝎,百岁成枯腔。
忽值涨流没,槎牙缀旌幢。
腹肤藏蛟龙,半夜雷砰韸。
飞霆痕尚白,如斩马陵庞。
倏尔巨电至,万弩声裂缸。
又为狂风摧,所残惟朽桩。
卧干越大鼎,绝膑不可扛。
就爇以照渔,骇鳞一何厖。
始知网罟细,未足禁突撞。
隆准以脱去,城下徒焚降。
我从洲上泊,昏晓睨船窗。
始终睹变毁,欲赋挑残釭。
吾交评韩诗,险韵古莫双。
安得共咏此,但嗟各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