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凤衔书出九重,圣恩如海遍寰中。
江山清昼风烟散,天地回春草木同。
二月迅雷惊蛰腐,一时膏雨起疲癊。
臣民欢忭将何补,万岁千秋祝华嵩。
彩凤衔书出九重,圣恩如海遍寰中。
江山清昼风烟散,天地回春草木同。
二月迅雷惊蛰腐,一时膏雨起疲癊。
臣民欢忭将何补,万岁千秋祝华嵩。
这首明代诗人朱诚泳的《乙巳仲春七日听颁宽恤诏》描绘了皇帝颁布仁政、宽恤百姓的情景。首句“彩凤衔书出九重”,以凤凰衔书象征皇命下达,显示了皇家权威和恩泽深远。接着,“圣恩如海遍寰中”形象地表达了皇帝的恩惠如同大海般浩渺,惠及天下。
“江山清昼风烟散,天地回春草木同”描绘了春回大地的景象,风烟消散,万物复苏,生动展现了宽恤诏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二月迅雷惊蛰腐,一时膏雨起疲癊”运用自然现象,比喻政策的变革如同惊蛰雷声唤醒沉睡,及时的雨露滋润了百姓的心田,解除了他们的困苦。
最后两句“臣民欢忭将何补,万岁千秋祝华嵩”表达了臣民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他们欢欣鼓舞,认为这样的恩泽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以长久的祝福来回应。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定、人民福祉的深深关怀。
老蟾窃灵药,堕魄下尘寰。
迹误采石江,名虚巫峡山。
长风送之来,寄影千丈岩。
列壁当层云,虚白生光寒。
婆娑仙桂影,中著孤根蟠。
宛宛学扇初,盈盈一钩弯。
如出沧海头,半揭烟霄端。
风雨不改度,晦朔从循环。
山灵夺天目,作此奇哉观。
阅尽来去人,了不苍其颜。
所欠断鳌始,一阙难磨镵。
凭谁驾长梯,取置怀袖间。
为施玉斧工,修作宝鉴团。
岂无女娲之手吕翁指,运此神造应非难。
何如存我真面目,妩媚一笑只作青山看。
作吏无好怀,宁食三年艾。
甚陋吾安之,所隶乃都会。
文书如骂奴,吞噫不敢对。
两眉或小伸,独有公等在。
交臂露肝胆,不复事容态。
月沼分剩馥,风轩共晴快。
家餐听相挽,盘箸及笋菜。
但苦王事迫,数离每增慨。
岂非造物意,物莫能两大。
况自掺裾别,至今胸愦愦。
归来未黔突,日月倏逾迈。
书往得奇报,已恐责留债。
丈夫志远者,遑恤吠所怪。
醉眼天不入,一饱真细碎。
插貂与扶耒,此理本相代。
持以敦薄夫,是事付我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