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楼夜半忽霞开,气杂沉香甲煎来。
疑是隋宫守除夕,故烧高烛照妆台。
丹楼夜半忽霞开,气杂沉香甲煎来。
疑是隋宫守除夕,故烧高烛照妆台。
这首明代诗人王彦泓的《御君兄内子妆阁被火敬唁以诗八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深夜中妆阁失火的场景。首句“丹楼夜半忽霞开”以瑰丽的比喻,将燃烧的火光比作夜半绽放的红霞,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火势之猛。次句“气杂沉香甲煎来”,通过沉香的气息与烟火交融,暗示了火场中的香气与紧张气氛。
诗人接着想象“疑是隋宫守除夕”,将眼前的火灾与历史上的隋宫除夕夜联系起来,赋予了事件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神秘色彩。最后,“故烧高烛照妆台”则揭示了这场火灾可能是有意为之,为了照亮妆台,可能是为了守岁或是某种仪式,但无论如何,都透露出一种凄美的哀悼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火灾的景象,同时融入了历史典故和情感寄托,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过往美好的怀念。
我见刘颍川,昏困不暇寐。
忽遇便娟儿,白日思寝被。
此头各未白,相逢当有地。
讵惜草草别,但嗟言负意。
是时菊正花,迸散青铅泪。
摇策如骑电,到国何容易。
莱衣媚家府,芳樽延国士。
相知问阿侬,为言只尔耳。
柳老荷花尽。夜来霜落平湖净。
征雁横天鸥舞乱,鱼游清镜。
又还是、当年我向江南兴。移画船、深渚蒹葭映。
对半篙碧水,满眼青山魂凝。一番伤华鬓。
放歌狂饮犹堪逞。水驿孤帆明夜事,此欢重省。
梦回处、诗塘春草愁难整。官情与、归期终朝竞。
记它年相访,认取斜川三径。
君不见杜侯昔为歌行赠徐侯,大儿色清澈,小儿气食牛。
往有关尹官仕周,其人有道其泽流。
会稽竹箭无名久,文采关侯二儿秀,不然安取关尹后。
何用黄雀青鷇蓬间飞,长觜饱满短觜饥。
何用城乌嗷嗷八九雏,端坐秦氏桂扶疏。
渊也诗足兴,功也礼足立。
三年不见冠岌岌,何用春耕投种叹粟粒。
功成裘氏九里湿君家,会稽山头松树清江枫。
乃翁行采薪,所愿溪上风。
男儿封侯食肉勋业须少壮,勿学乃翁呻吟萧屑所愿在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