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缆沙边久,行觞及早秋。
地犹盘象郡,江自引龙洲。
藤袅猕猴饮,兰深翡翠游。
不知三弄笛,肯为野人留。
系缆沙边久,行觞及早秋。
地犹盘象郡,江自引龙洲。
藤袅猕猴饮,兰深翡翠游。
不知三弄笛,肯为野人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日之晨,在李家庄的亭子上与友人黄大参一同品酒赏景的情境。诗中以“系缆沙边久”开篇,点明了地点和时间,沙岸上的缆绳,久系于此,仿佛在诉说着静谧与等待。接着,“行觞及早秋”,行觞即饮酒,早秋时节,凉风习习,饮酒更添几分惬意。
“地犹盘象郡,江自引龙洲”,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所处之地比作盘绕象郡的山脉,而江水则如同自然引出的龙洲,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地理环境的壮丽与和谐。接下来,“藤袅猕猴饮,兰深翡翠游”,藤蔓轻摇,猕猴饮水其间,兰花深处,翡翠鸟自由翱翔,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自然和谐的画面。
最后,“不知三弄笛,肯为野人留”,诗人借笛声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希望这美妙的乐声能长久回荡,留下这份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静境林麓好,古祠烟霭浓。
自非通灵才,敢陟群仙峰。
百里波浪沓,中堂箫鼓重。
真君具琼舆,髣髴来相从。
清露濯巢鸟,阴云生昼龙。
风飘橘柚香,日动幡盖容。
将命礼且洁,所祈年不凶。
终当以疏闻,特用诸侯封。
尽日临风坐,雄词妙略兼。
共知时世薄,宁恨岁华淹。
且把灵方试,休凭吉梦占。
夜然烧汞火,朝炼洗金盐。
有路求真隐,无媒举孝廉。
自然成啸傲,不是学沈潜。
水恨同心隔,霜愁两鬓沾。
鹤屏怜掩扇,乌帽爱垂檐。
雅调宜观乐,清才称典签。冠?玄发少,书健紫毫尖。
故疾因秋召,尘容畏日黔。
壮图须行行,儒服谩襜襜。
片石聊当枕,横烟欲代帘。
蠹根延穴蚁,疏叶漏庭蟾。
药鼎高低铸,云庵早晚苫。
胡麻如重寄,从诮我无厌。
曾说山栖欲去寻,岂知霜骨葬寒林。
常依净住师冥目,兼事容成学算心。
逋客预斋还梵唱,老猿窥祭亦悲吟。
唯君独在江云外,谁诔孤贞置岘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