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境林麓好,古祠烟霭浓。
自非通灵才,敢陟群仙峰。
百里波浪沓,中堂箫鼓重。
真君具琼舆,髣髴来相从。
清露濯巢鸟,阴云生昼龙。
风飘橘柚香,日动幡盖容。
将命礼且洁,所祈年不凶。
终当以疏闻,特用诸侯封。
静境林麓好,古祠烟霭浓。
自非通灵才,敢陟群仙峰。
百里波浪沓,中堂箫鼓重。
真君具琼舆,髣髴来相从。
清露濯巢鸟,阴云生昼龙。
风飘橘柚香,日动幡盖容。
将命礼且洁,所祈年不凶。
终当以疏闻,特用诸侯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与神灵的境界。开篇“静境林麓好,古祠烟霭浓”两句,设置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环境,林中有古老的祠庙,氤氲的烟雾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诗人通过“自非通灵才,敢陟群仙峰”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对神灵世界的向往,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信和勇气。
接着,“百里波浪沓,中堂箫鼓重”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波涛汹涌的声音与殿堂内的箫鼓声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庄严而隆重的氛围。"真君具琼舆,髣髴来相从”则是对神灵的尊称和祭祀中神灵降临的描述,诗人似乎感受到了神灵的亲近。
“清露濯巢鸟,阴云生昼龙”两句,通过清晨的露水滋润鸟巢和阴霾中隐现的龙形象,增添了自然景象与神秘色彩的交融。"风飘橘柚香,日动幡盖容"则是对祭祀场所周围环境的描写,风中带着果香,阳光透过帷幕照耀,显得温馨而又庄重。
最后,“将命礼且洁,所祈年不凶。终当以疏闻,特用诸侯封”表达了诗人对神灵的虔诚态度和祭祀的期望,以及对未来美好祝愿的传达。这段落体现了古代文人通过祭祀来与自然、社会以及个人命运建立联系的一种文化心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一种追求精神超脱和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四海通家有自来,登堂今日绮筵开。
试看当鼎调和手,都是先春馥郁梅。
盛世喜成嘉会礼,后生叨进旅酬杯。
三山并峙真堪范,竟日酣歌玉不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