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栏花韵午晴初,家在桃源稳卜居。
壮士不言三尺剑,男儿须读五车书。
天荒地老无人识,笑志歌怀亦自如。
负米到家春未尽,乡园行乐想潘舆。
小栏花韵午晴初,家在桃源稳卜居。
壮士不言三尺剑,男儿须读五车书。
天荒地老无人识,笑志歌怀亦自如。
负米到家春未尽,乡园行乐想潘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桃源的壮士,他不以武力自夸,而是以饱读诗书为荣。诗中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知识的追求。首句“小栏花韵午晴初”,描绘了午后的晴空下,小栏杆旁花朵绽放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家在桃源稳卜居”一句,点明了诗人选择隐居桃源的原因,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壮士不言三尺剑,男儿须读五车书”两句,通过对比壮士与读书人的形象,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暗示了诗人更看重精神层面的充实而非物质或武力的力量。接下来,“天荒地老无人识,笑志歌怀亦自如”则展现了诗人在世事变迁中保持自我,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情感表达,即使无人理解也能自得其乐的态度。
最后,“负米到家春未尽,乡园行乐想潘舆”两句,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乡,享受春天未尽的美好时光,想象着与家人共享欢乐的情景,体现了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