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华林书院》
《咏华林书院》全文
宋 / 乐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能为孝义复为文,惟有君家事渐新。

旌表已迎金殿敕,子孙常宴杏园春。

亲情广阔追随大,鼓笛喧胜嫁娶频。

更置书堂书万卷,不辞延待四方人。

(0)
注释
能:能够。
孝义:孝顺和道义。
复:再次。
君家:你们家。
事:事情。
渐新:不断更新。
旌表:朝廷表彰。
金殿敕:皇帝的命令。
子孙:后代子孙。
杏园春:春天的杏花园林。
亲情:家族亲情。
追随大:跟随大的潮流。
鼓笛喧:鼓笛声喧闹。
嫁娶频:婚嫁频繁。
书堂:藏书堂。
书万卷:大量书籍。
延待:招待。
四方人:各地的人。
翻译
既能尽孝又能行义,唯有你们家的事不断更新。
已经获得了朝廷的旌表,子孙们常在杏花春光中欢宴。
家族亲情深厚,如同追随大的潮流,鼓笛声频繁如婚嫁喜庆。
还新建了藏书堂,堆积万卷书籍,热情款待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充满了对传统美德的赞扬和对学术文化的推崇。诗人通过对家中孝义复兴、子孙满堂等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家族和睦以及文化教育的重视。

“能为孝义复为文,惟有君家事渐新。”这一句点出了家庭伦理的恢复和更新,这里的“文”可以理解为教化或文章,也反映出诗人对传统美德的推崇。

接下来的两句:“旌表已迎金殿敕,子孙常宴杏园春。”描述了一种尊贵而又温馨的家庭氛围。金殿敕可能指的是皇帝的诏书或高官的任命,而“子孙常宴”则描绘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家族景象,杏园春意境悠闲。

“亲情广阔追随大,鼓笛喧胜嫁娶频。”这两句展现了宽广的亲情和热闹的婚礼场面。亲情如同浩瀚的大海,而鼓笛声中传递着喜庆的氛围。

最后,“更置书堂书万卷,不辞延待四方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学术文化的推崇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设立书堂,收藏万卷书籍,更不辞劳苦地等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求知者。

整首诗通过对家庭美德、家族繁荣以及学术文化的赞颂,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景象,充满了温情和智慧。

作者介绍

乐史
朝代:宋

(930—1007)抚州宜黄人,字子正。仕南唐为秘书郎。入宋,为平厚县主簿。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以现任官举进士,赐及第。历三馆编修、直史馆,知舒、黄、商州,以老疾分司西京。为官颇以贿闻,然勤于著述。自太宗雍熙至真宗咸平间,献所著书《贡举事》、《登科记》、《广孝传》、《总仙记》、《上清文苑》、《广卓异记》、《仙洞集》等凡八、九百卷,尤以《太平寰宇记》著名。
猜你喜欢

行路难五首·其二

老夫少时不信老,长笑老人恃年少。

如今老矣不笑人,却被少年开口笑。

少年何苦笑老人,老人旧日颜如春。

兴来百盏山隤玉,醉后千篇笔有神。

自古圣贤皆白骨,谁道今人不见古时月。

孔子盗蹠俱尘埃,杜陵老人今亦安在哉。

(0)

风急落梅

梅花已是不胜癯,无赖东风特地粗。

狼籍玉英浑不惜,强留嫣蒂与枯须。

(0)

无讼堂观檐间蛛丝

蜘蛛作网祇愁疏,密了还遭小雨馀。

漏却飞虫浑细事,无妨网得万真珠。

(0)

谢岳大用提举郎中寄茶果药物三首·其一日铸茶

瓷瓶蜡纸印丹砂,日铸春风出使家。

白锦秋鹰微露爪,青瑶晓树未成芽。

松梢鼓吹汤翻鼎,瓯面云烟乳作花。

唤醒老夫江海梦,呼儿索镜整乌纱。

(0)

尝瓜二首·其二

风露盈篮至,甘香隔壁闻。

绿抟罂一搦,白裂玉平分。

藓甃开冰段,梅山失火云。

老夫供晚酌,不用办膻荤。

(0)

克信弟坐上赋梅花二首·其二

月波成露露成霜,借与南枝作淡妆。

寒入玉衣灯下薄,春撩雪骨酒边香。

却于老树半枯处,忽走一梢如许长。

道是疏花不解语,伴人醒醉替人狂。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