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波成露露成霜,借与南枝作淡妆。
寒入玉衣灯下薄,春撩雪骨酒边香。
却于老树半枯处,忽走一梢如许长。
道是疏花不解语,伴人醒醉替人狂。
月波成露露成霜,借与南枝作淡妆。
寒入玉衣灯下薄,春撩雪骨酒边香。
却于老树半枯处,忽走一梢如许长。
道是疏花不解语,伴人醒醉替人狂。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克信弟坐上赋梅花二首(其二)》。诗中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在寒冷春夜中的美丽景象。
"月波成露露成霜,借与南枝作淡妆。"
这两句通过对比,形象地表达了梅花如同细腻的霜雪般轻盈洁白,它们似乎是从月光中凝结而成,用以点缀在南枝上,就像是在进行一种自然的化妆。
"寒入玉衣灯下薄,春撩雪骨酒边香。"
这里描写了梅花即便在严寒之中,也依然保持着高贵的气质和清冷的美感。诗人通过对梅花与寒冷、春意的结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艺术境界。
"却于老树半枯处,忽走一梢如许长。"
这两句转向了老树上半枯萎的枝条,突兀地生长出了一段新的梢头,这种意象充满了生命力和希望。
"道是疏花不解语,伴人醒醉替人狂。"
最后,诗人通过梅花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的态度——它如同梅花一般,不随波逐流,但却能与人为伴,在人们之间传递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念和生命哲学,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