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午六月卧病柔川呈地主五首·其二》
《甲午六月卧病柔川呈地主五首·其二》全文
元 / 潘伯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长忆灵岩对卷帘,客居还此面晴尖。

雨分西崦泉鸣屋,风借南邻竹盖檐。

病写乌丝清欲苦,眠抛白羽黑初甜。

乱离未觉三迁定,行就君平试一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潘伯脩在甲午年六月卧病于柔川时,面对地主所居住环境的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心境的交融。

首句“长忆灵岩对卷帘”,回忆起灵岩山的美景,仿佛就在眼前,诗人通过卷帘的动作,将外界的风景引入室内,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客居还此面晴尖”一句,点明了诗人此时身处异乡,但依然能感受到晴朗天气带来的愉悦。

“雨分西崦泉鸣屋,风借南邻竹盖檐”两句,生动描绘了雨天和风中的景象。雨水从西边的山岭落下,发出潺潺的声响,似乎在屋檐上奏响了一曲自然之歌;而微风吹过,借力于南邻的竹林,使得竹叶轻轻摇曳,仿佛为檐下的人带来了一丝清凉与宁静。

“病写乌丝清欲苦,眠抛白羽黑初甜”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病痛使得他不得不在乌丝纸上书写,动作显得格外艰难,心情也因病痛而略显苦涩;然而,在病中短暂的睡眠中,他似乎找到了一丝甜蜜与安宁。

最后,“乱离未觉三迁定,行就君平试一占”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动荡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探寻。尽管经历了多次迁移,但内心的安定感并未真正找到;因此,他寻求智慧的指引,如同向古代占卜者君平请教一样,希望能得到一些关于未来方向的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病痛和生活变迁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平静与安宁的渴望。

作者介绍

潘伯脩
朝代:元   字:省中   籍贯:黄岩

伯脩,字省中,黄岩人。至正间,尝三中省试。方谷珍乱,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从,遂死于难。应梦虎作诗吊之,有「嵇康未必轻钟会,黄祖何曾爱祢衡」之句。今读其诗,缠绵感慨,多出入于二李之间。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诸诗,则忠君爱国之心,固蔼然溢于言外也。
猜你喜欢

临江仙.赠眉子

五载江南倦客,为卿销尽年华。人间离合尽天涯。

玉箫吹别梦,明月落谁家。

几度妆楼讯病,风神一倍夭斜。情天那隔帐帷纱。

红禅同礼忏,不分作名花。

(0)

水龙吟.和樊山.易顺鼎

任添万札千珰,总传不尽相思意。

偏偏又是,中秋到也,月华如水。

玉笛谁家,数声吹得,行云都滞。

堪碧空洗净,人间天上,全进在,冰壶里。

要睡怎生能睡。且徘徊、伴他幽桂。

今夜鄜州,定应念我,杜陵身世。

虚幌清辉,泪乾鬟湿,甚时双倚。

怕此情说与,素娥知道,也堪憔悴。

(0)

菩萨蛮

谢庭空忆当时月。而今却又关山隔。夜色上阑干。

单衣知暮寒。帘筛花影碎。绛蜡双垂泪。

门外马蹄忙。五更催急装。

(0)

畏雨

一日阴晴屡看天,晚收伊始兆丰年。

扬花恰遇秋阳暴,撷实频惊宿雨绵。

手执瓣香虔拜祷,心悬釐祝凛冰渊。

浮云终惜东风扫,枉使愚忱苦自煎。

(0)

辛未生日志感·其四

重思建树到瓯闽,一片丹心总欲伸。

拓土开疆经岁月,锄奸勘乱辑民人。

雪霜饱尽消中热,风雨漂馀会首春。

仕路崎岖随运转,伊谁禄富我偏贫。

(0)

檨·其二

呼名谬与蒜同科,吮蜜含浆到口和。

锦字旧从翻夹漈,金刀今见剖如何。

凉天晓市争坡早,斜日高林坠果多。

不与长卿忧渴病,碧盂常并地波罗。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