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澹庵见留》
《和澹庵见留》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古风

未暇住为岩穴主,尚堪行作水云僧。

宾头诺讵诸尊者,久在峰头望我能。

把住如何却放行,明头暗合暗头明。

丰干冷坐寒山笑,二月青田春水生。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意象与哲理性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修行及宇宙真理的独特见解。

首句“未暇住为岩穴主,尚堪行作水云僧”,诗人表达了自己虽未能长久隐居于山林洞穴,但仍然能够自由自在地游历四方,如同云游四海的僧人一般,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这里运用了“岩穴主”与“水云僧”的对比,前者象征着固定的、束缚的,后者则代表流动的、自由的,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接着,“宾头诺讵诸尊者,久在峰头望我能”,诗人以宾头卢尊者(佛教中的一位菩萨)自比,表示自己如同这位在山峰上长久等待能者出现的尊者一样,期待着能够遇到或成为一位能引领他人觉悟的导师。这里的“宾头卢尊者”是佛教中的典故,用来比喻诗人希望在修行之路上有所作为,影响和启迪他人。

“把住如何却放行,明头暗合暗头明”,这两句诗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人生与修行的理解。他提出了一种看似矛盾但实际上蕴含深刻哲理的观点: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时需要紧紧抓住机会与目标(“把住”),有时又需要适时放手,让事物自然发展(“却放行”)。同时,这种把握与放手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和谐与统一,即“明头暗合暗头明”。这不仅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表达,也是对修行过程中如何处理得失、进退问题的思考。

最后两句“丰干冷坐寒山笑,二月青田春水生”,诗人引用了佛教故事中的丰干和尚与寒山子(寒山和尚)的形象,以及二月青田春水生的自然景象,来象征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美好。丰干和尚的“冷坐”与寒山子的“笑”,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显现;而二月青田春水生,则象征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暗示着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共生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觉醒、和谐与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其独特的禅宗思想与人生观。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游广寿寺后园

新竹多垂箨,高花正满林。

云萝穿屈曲,苔径入幽深。

翠积丛茅暗,青交杂树阴。

剧便新结构,端称读书心。

(0)

访胡徵君馆所

行客林边至,高人篱外迎。

远乘今日兴,细话旧时情。

凉夜一樽酒,清秋半壁灯。

相看惊老大,踪迹共浮萍。

(0)

墨笔牡丹·其二

一朵萧然带墨痕,玉阑干畔倚黄昏。

也知不作金棱碧,何用韩郎为染根。

(0)

次郁景章韵

老僧方丈本萧条,地占东南景自饶。

天际孤岩藏暮霭,云间双塔倚晴霄。

石潭过雨鱼龙跃,松径经春燕雀骄。

尽日流连忘却醉,东风送晚酒初销。

(0)

闻捷后值雪喜而有作二首用韵柬宾之·其一

西征烽火照金微,东望兵戈动铁衣。

一道渠魁皆手縳,三边酋长定心归。

马肥塞草空鸣柝,犬卧山村不掩扉。

从此军中知小范,平胡歌颂未容稀。

(0)

寄和屠元勋都宪巡边再用韵之作·其二

荒凉临绝塞,摇落值高秋。

古镇山当垒,孤城树映楼。

戍兵深可念,驿骑暂须留。

却忆劳行役,清吟谁与酬。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