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烽火照金微,东望兵戈动铁衣。
一道渠魁皆手縳,三边酋长定心归。
马肥塞草空鸣柝,犬卧山村不掩扉。
从此军中知小范,平胡歌颂未容稀。
西征烽火照金微,东望兵戈动铁衣。
一道渠魁皆手縳,三边酋长定心归。
马肥塞草空鸣柝,犬卧山村不掩扉。
从此军中知小范,平胡歌颂未容稀。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胜利后的场景,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与和平的愿景。首联“西征烽火照金微,东望兵戈动铁衣”以烽火和兵戈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紧张,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范围之广。接着,“一道渠魁皆手縳,三边酋长定心归”两句,点明了战争的目标是擒获敌方首领,最终实现了这一目标,使得三边的酋长心悦诚服,归顺投降。这种胜利不仅体现在军事上,更在于心理上的征服。
“马肥塞草空鸣柝,犬卧山村不掩扉”则描绘了战后景象的宁静与和谐。战马在肥美的草地上自由奔跑,不再需要警戒的柝声;村中的狗也安然地卧于门前,不再紧闭门户,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带来了和平与安宁。这种对比鲜明的描写,突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和平的珍贵。
最后,“从此军中知小范,平胡歌颂未容稀”表达了对胜利将领的赞誉,将他比作历史上的名将范仲淹,期待他的功绩能被广泛传颂。这不仅是对个人英雄的赞美,也是对整个胜利的庆祝,预示着未来和平的歌颂将不会停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战争与和平的对比,展现了胜利的喜悦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胜利者的敬仰。
秋风吹明月,清光罗幽林。
泠然下寒露,不觉滋兰襟。
堤高湖水缩,叶落溪桥深。
短篱足黄花,入门多清阴。
真侣具茶果,趺坐同酌斟。
炉烟出云房,古壁县素琴。
孤云何处飞,苔砌空行吟。
抚景送征雁,遥忆山水音。
海苔生海凝豨肪,潜然阴火浮幽光。
海人捣治成侧理,肌肤莹薄欺硬黄。
今年敕使特持赠,茂先不敢书瑰章。
平山一藏祛卢语,脉望浸淫断章句。
山僧索我赫蹄书,白氎朱绳象驮去。
小窗习静写《法华》,定胜摩醯供花雨。
嗟乎我用此纸不负纸,可识三乘结聚处。
此纸永在阎浮提,好将文字证初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