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夏桂溪祈雪之作二首·其二》
《和夏桂溪祈雪之作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祈灵恭向禁城西,天语亲承御笔题。

古鼎浮烟团小盖,宝幡摇影飐脩霓。

神君时至泠然语,云物冬深飒以凄。

三白即看歌瑞应,尧衢汉阙望中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祈雪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仪式的庄重与神秘。首句“祈灵恭向禁城西”,开篇即点出地点与仪式的庄严性,暗示了对上天的虔诚祈求。接着,“天语亲承御笔题”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皇帝亲自书写祈愿的场景,增加了事件的神圣感。

“古鼎浮烟团小盖,宝幡摇影飐脩霓”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古鼎之烟与宝幡之影相互映衬,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这里的“小盖”与“脩霓”分别指代了古鼎上的小盖与天空中的彩虹,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

“神君时至泠然语,云物冬深飒以凄”则进一步渲染了祈雪时的神秘与肃穆。神君的到来伴随着清冷的话语,冬日的云物在这样的氛围下显得格外凄凉,这种对比强化了祈求的迫切与内心的期待。

最后,“三白即看歌瑞应,尧衢汉阙望中迷”表达了对瑞雪降临的期待与对历史的遥想。三白象征着连续的降雪,预示着丰收与吉祥;而“尧衢汉阙”则是对古代盛世的向往,通过这种时空的跨越,诗人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仪式感和神秘色彩的祈雪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其一

误入仙人碧玉壶,一欢那复问亲疏。

杯盘狼藉吾何敢,车骑雍容子甚都。

此夜新声闻北里,他年故事记南徐。

欲穷风月三千界,愿化天人百亿躯。

(0)

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其一

乱山滴翠衣裘重,双涧响空窗户摇。

饱食不嫌溪笋瘦,穿林闲觅野芎苗。

却愁县令知游寺,尚喜渔人争渡桥。

正似醴泉山下路,桑枝刺眼麦齐腰。

(0)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五

秋花不见眼花红,身在孤舟兀兀中。

细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

(0)

金陵池上

府园秋后一池荷,绿盖纵横百柄多。

折尽再生钱样叶,却疑天气复清和。

(0)

离家作二首·其二

胡雁依朔风,群飞逐南翔。

游子方北征,朔风吹我裳。

揽辔望云间,夜色正苍苍。

空羡南归翼,幽怀增感伤。

(0)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