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舞娇歌向月明,金钗罗袜斗轻盈。
何缘饱听花卿曲,今日钱塘是锦城。
艳舞娇歌向月明,金钗罗袜斗轻盈。
何缘饱听花卿曲,今日钱塘是锦城。
这首诗《赠梨园邵生》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通过对梨园艺人邵生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戏曲表演的生动场景与艺术魅力。
首句“艳舞娇歌向月明”,描绘了在明亮的月光下,舞者们以她们的美丽舞姿和柔美歌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这里的“艳”字不仅形容了舞者的服饰华丽,也暗示了她们的舞姿和歌声都充满了吸引人的魅力。“娇歌”则强调了歌声的甜美与柔情,与“艳舞”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次句“金钗罗袜斗轻盈”,进一步刻画了舞者们的装扮与动作。金钗代表了她们精致的头饰,罗袜则是轻薄的丝质长袜,两者结合,不仅体现了舞者们的高雅气质,更突出了她们动作的轻盈与飘逸。通过“斗轻盈”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舞蹈的动态美与静态美融合在一起,让读者仿佛能看到舞者们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情景。
后两句“何缘饱听花卿曲,今日钱塘是锦城”,表达了诗人对邵生及其表演的赞赏之情。诗人询问为何能有幸听到如此美妙的音乐(花卿曲),并感叹今日的钱塘(杭州)如同锦城一般,充满了艺术的繁华与魅力。这里不仅是对邵生技艺的赞美,也是对当时杭州作为文化中心地位的肯定,以及对艺术与美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戏曲表演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于艺术之美的深深感慨,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真个奇男子。恁青年、一身是胆,首先从事。
振笔倡言拍满族,罗列八旗丑史。
更痛告、淫威专制。
章氏株连缘作序,著书人、坐罪寻欧例。
三字狱,折磨死。扬州十日遭屠记。
更难堪、屠疁三次,全城紧闭。
足引汉民心愤激,革命昌言起义。
造中国、共和时世。
烈士身家拚一掷,吊英灵、遗墓华泾里。
哀宿草,凄何底。
轻寒轻暖,正柔条苍翠,披拂林薮。
只见携篮,了角鸦鬟,来到绿杨巷口。
闹蛾扑蝶浑閒事,早又是、饲蚕时候。
问当年、陌上罗敷,风景依稀似否。
一捻春尖纤小,筠筐携在手。半掩红袖。
露滴蓉裳,雨打荷囊,不管枝新叶旧。
唱歌声出红墙外,恍惚是、催桑老妇。
且辛勤、候过三眠,再酌去年葚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