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老山林故有期,行轩移凿是何时。
阴连绝壁云孤峭,枝压浮峰雨半欹。
十载风霜寒士节,万间梁础大方姿。
陶潜已去元章远,岁晏斋空只自怡。
静老山林故有期,行轩移凿是何时。
阴连绝壁云孤峭,枝压浮峰雨半欹。
十载风霜寒士节,万间梁础大方姿。
陶潜已去元章远,岁晏斋空只自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林景象,通过松石行窝这一独特视角,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
首联“静老山林故有期,行轩移凿是何时”,开篇即点出主题,山林中有一处静谧之所,似乎早已预定,而那行轩的开凿,又是在何年何月?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林以生命,同时也引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颔联“阴连绝壁云孤峭,枝压浮峰雨半欹”,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景色。阴云笼罩着陡峭的绝壁,显得孤独而高耸;树枝在雨水的重压下微微倾斜,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颈联“十载风霜寒士节,万间梁础大方姿”,转而赞美了寒士的品格和建筑的雄伟。历经十年的风霜考验,寒士依然坚守自己的节操;而那万间的梁础,以其大方的姿态,象征着人类智慧与力量的结晶。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暗含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尾联“陶潜已去元章远,岁晏斋空只自怡”,以陶渊明和王羲之为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怀念之情。虽然他们已经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和作品却如同斋空中的宁静,让人心生愉悦。这不仅是对过去文人雅士的致敬,也是对当下人们在忙碌生活中寻找内心平静的一种呼吁。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松石、风雨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昔在井田日,一民本非四。
农隙或工商,其秀乃称士。
是知桑禾间,可以寄书史。
时非长桀耦,时得伊傅事。
卒岁优游哉,吾道甚简易。
蟂矶耸拔大江东,枭能害人时所恶。
或谓水沃石上来,以浇易蟂本无据。
前对三山削遥翠,左望邑庐如栉布。
政和观额颁宁渊,青墩月出寒沙暮。
仙屋周遭二十间,常容苦行挂单住。
于湖题字迹已湮,拍矶只有风涛怒。
下观转经送轮藏,若徒自希檀施顾。
饱饮临江望此矶,此水终身不曾渡。
青鞋寻胜亦痛快,斜阳迅如箭锋度。
蒲帆挂起祗瞬息,顷刻便舣芜湖步。
破舟可弃迹可安,邑桥官店暂寻寓。
酾酒欢歌谢江灵,高眺月江足诗句。
用僧期不来,子午针头误。
沉迷负所传,老去眼隔雾。
言甘说中少,见陋遭时恶。
三椽当道架,山色翠回互。
空旷乏人守,有欲绝反顾。
岂无世事非,何能日如故。
昨收松下书,欲见展心晤。
遍寻莫知踪,望极柏山路。
马荒人亦倦,酒熟秋垂暮。
浮身真是浮,参取折芦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