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月船空漾寒绿,掀篷半卧听渔曲。
谁家留连万玉妃,羞露腰肢和面目。
有缘窃见驼酥胸,灵坚习习生香风。
剡溪藤下路如掌,忆在西湖烟雨中。
迦叶相迎开笑口,汤休谢昼几搔首。
世间不尽有馀机,除却逃禅人解不。
载月船空漾寒绿,掀篷半卧听渔曲。
谁家留连万玉妃,羞露腰肢和面目。
有缘窃见驼酥胸,灵坚习习生香风。
剡溪藤下路如掌,忆在西湖烟雨中。
迦叶相迎开笑口,汤休谢昼几搔首。
世间不尽有馀机,除却逃禅人解不。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叶茵的作品,名为《一万宗推篷图》。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寄托。
“载月船空漾寒绿”,这里运用了“载”字,意味着承载或装饰,形容月色如水般浸入船中,让人联想到一个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夜晚场景。诗中的“推篷图”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艺术形式,即在竹帘上绘制图画,通过这种文化元素,作者展现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喜爱。
“掀篷半卧听渌曲”,则描写了一幅闲适的情景。诗人躺在船中,轻抚竹帘,聆听水边渔人的歌声,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享受,而且也反映出她对于田园生活、自然声音的喜爱。
“谁家留连万玉妃”,这里的“玉妃”可能是指美丽的女子或是诗人心中理想化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一句,叶茵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接下来的几句:“羞露腰肢和面目。有缘窃见驼酥胸,灵坚习习生香风。”则充满了性感的暗示。诗中的“羞露腰肢”可能指的是女性的娇羞和美好,而“驼酥胸”则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女性的身体曲线优美,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最后几句:“剡溪藤下路如掌,忆在西湖烟雨中。迦叶相迎开笑口,汤休谢昼几搔首。”诗人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象和个人回忆,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剡溪”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而“西湖烟雨”则直接点出了叶茵所处的地域——杭州。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人间之爱的深情表达,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情感世界。
出塞二千里,荒亭无四邻。
贪乌饥攫肉,狡兔急投人。
短短西隅日,冥冥北路尘。
腰间丈二组,空愧汉廷臣。
前日君远游,相怜每独悲。
宁知君未返,自笑还若兹。
贤者易姓逃,圣者微服驰。
圣贤不必容,吾道其如饴。
浮舟颍水清,远与尘嚣违。
卜邻西郊郭,得近樵渔期。
主人文章伯,声望高一时。
平生莫往还,见我如旧知。
势与年俱忘,胸中坦无疑。
人当意气展,何有忧寒饥。
反思万类情,纠缠未易推。
向者虽定居,睽孤常不怡。
迩来暂奔走,师友足自持。
物或损而益,吾又何怨为。
且苟无陈人,吾岂能至斯。
岁穷景萧条,多感令志衰。
须君济其弱,嗟子何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