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棉已把桃笙换,流光最惊羁旅。
蜡屐寻山,黄泥封酒,小有逢迎今雨。怀沙辍赋。
梦不到南州,邓林夸父。
且逐寒潮,金阊一角饯秋去。觉来谁与相遇。
有卷中姚合,楼上孙楚。
催我归舟,鸳鸯牒紧,莫恋闲鸥野鹭。青溪粥鼓。
道来岁重寻,须携箫侣。多谢词仙,低回吟冶句。
吴棉已把桃笙换,流光最惊羁旅。
蜡屐寻山,黄泥封酒,小有逢迎今雨。怀沙辍赋。
梦不到南州,邓林夸父。
且逐寒潮,金阊一角饯秋去。觉来谁与相遇。
有卷中姚合,楼上孙楚。
催我归舟,鸳鸯牒紧,莫恋闲鸥野鹭。青溪粥鼓。
道来岁重寻,须携箫侣。多谢词仙,低回吟冶句。
这首《台城路》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友情、自然之美的向往。
首句“吴棉已把桃笙换”,以吴地的棉被替换桃笙,暗示季节更迭,时光流转。接着“流光最惊羁旅”一句,直接点明了时间的匆匆和旅人的孤独感。接下来的几句“蜡屐寻山,黄泥封酒,小有逢迎今雨”,描绘了诗人踏着木屐登山,品尝封存的黄泥酒,在雨中偶遇的情景,充满了诗意与生活气息。
“怀沙辍赋”借用屈原《怀沙》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梦不到南州,邓林夸父”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抒发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且逐寒潮,金阊一角饯秋去”,诗人选择追随寒潮,告别秋天,表现出一种决绝与洒脱。
“觉来谁与相遇”一句,表达了诗人醒来后,感到孤独与失落。“有卷中姚合,楼上孙楚”,引用古代文人姚合、孙楚的故事,寄托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催我归舟,鸳鸯牒紧,莫恋闲鸥野鹭”,诗人渴望归家,不愿留连于闲散的生活,体现了他对自由与回归的追求。
最后,“青溪粥鼓,道来岁重寻,须携箫侣”,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旧友、共赏美景的期待。“多谢词仙,低回吟冶句”,则是对能够创作出如此美妙诗句的词仙的感谢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台城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友情以及艺术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大别山头访早梅,梅边邂逅笑颜开。
十年一梦看看老,万水千山得得来。
马祖话中心即佛,卢能偈里镜非台。
即今了却此公案,便是公门及第回。
泠泠潺潺,寒泉。泻云间,如弹。
醉翁洗心逃区寰,自期猿鹤俱閒。
情未阑,日暮向深源。异芳谁与搴,忘还。
琼楼玉阙,归去何年。遗风馀思,犹有猿吟鹤怨。
花落溪边,萧然。莺语林中清圜,空山。
春又残,客怀文章仙。
度曲响涓涓,泛商回徵星斗寒。
我闻脩竹阴,清邃不受暑。
安得十亩馀,其中创幽墅。
日长惟鸟声,昼静无人语。
习习来微风,萧萧堕寒雨。
呼儿出柴扉,垂纶坐沙渚。
斯志久未遂,世路今弥阻。
新诗何起予,风味胜清醑。
自怜拘一官,隐逸愧前古。
好梦只林泉,羁踪犹粪土。
岂能学贪夫,忘身徇圭组。